文档详情

2024-2025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地理卷.docx

发布:2025-03-22约4.04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1

2024—2025学年闽侯一中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中二年地理科试卷

命题教师:__阮久平_审核教师:_林云霞_

考试日期:2025、3、21完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读“宁夏农业区划图”,完成1-2题。

1.划分图示宁夏农业区域的指标是()

A.降水多少B.地形地势C.气温高低D.水源多少

2.图示农业区划()

A.区域边界明确B.区域内部性质相对一致

C.区域内部特征差异明显D.不可进一步划分

呼伦贝尔已探明及预测的煤炭资源储量为1572亿吨,这些煤田大部分具有埋藏浅、煤层厚、易开采的特点,且结构稳定。近年来,呼伦贝尔承接了许多山西、辽宁等地煤炭开采与加工设备制造项目。上图示意呼伦贝尔煤炭资源、交通及城镇分布。据此完成3-4题。

3、根据材料,呼伦贝尔煤炭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有(???)

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优越②距蒙古和我国西北地区较近,市场广阔③靠近铁路、公路线,交通运输便利④开发历史悠久,技术和资金雄厚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下列关于呼伦贝尔市煤炭基地可持续发展措施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积极实施“洁净煤”战略,促进煤炭生产和消费的高效化、清洁化

B.推进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建设

C.加大煤炭开采量,提高市场占有率

D.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理论上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旱作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实际上在淮河南北两岸存在着一个宽广的水旱农业交错带。河南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学生从位于华北平原的驻马店出发,向南经过大别山区到达湖北孝感,调查沿线的水田和旱作农业分布。下左图示意调查路线,下右图示意调查结果。据此回答5-6题。

5、据图分析水旱农业比重较均衡的地区位于

A.淮河干流沿岸B.大别山区

C.孝感地区D.淮河北侧支流沿岸

6、近年来,水旱农业兼作地区的水田农业比重显著下降,其原因可能有:

①水田作物产量低②水田撂荒严重③农村劳动力减少④机械化水平提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

在治理我国水土流失过程中,许多专家学者通过不断实验探索,实施“前埂后沟+梯壁植草+反坡梯田”的梯田果园模式(如图3),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据此完成7-9题。

7、坡地改梯田后,减少的是(??)

A.大气降水 B.地下径流 C.地表径流 D.下渗量

8、“前埂后沟+梯壁植草”模式的主要生态作用是(??)

A.前埂利于排水防涝B.后沟利于保水保肥

C.植草利于加固梯壁D.提高当地经济收入

9、该模式最适宜(??)

A.东南丘陵B.黄土高原C.青藏高原D.云贵高原

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严重的阻碍作用。近年来,受生态修复政策和城市化发展的影响,我国西南地区石漠化状况总体好转。下图示意2015年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不同坡度上石漠化发生面积比例。据此完成10-12题。

10、以下地区中,潜在石漠化发生面积比例最大的坡度范围是()

A.2°B.6°~15°C.15°~25°D.25°

11、与其他坡度范围相比,坡度2°~6°范围内石漠化发生面积比例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农垦,流水侵蚀作用强B.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强度大

C.砍伐森林,地下径流量增大D.地势陡峭,地表径流速度快

12、对该地区生态修复影响程度最小的人类活动是()

A.沼气等新能源的普及B.大批农村人员外出务工

C.退耕还林还草的实施D.修建水库缓解水源短缺

生态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是我国某乡村的生态农业模式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该乡村可能位于()

A.黄土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河三角洲 D.珠江三角洲

14、该生态农业模式给乡村带来的环境效益是()

A.净化乡村环境B.调整产业结构

C.增加经济收入D.拓展销售市场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甲乙为两条河流。读图回答15-16题。

15、在图示盛行风向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阿尔卑斯山雪线较低

B.北美高压势力强盛

C.日本东海岸降水量大于西海岸

D.南极大陆周边浮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