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与馆藏文献检索.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信息检索》之 2.1 图书馆发展与现代图书馆 一、图书馆定义及历史 二、图书馆类型、职能及特点 三、图书馆文献的分类与排架 四、图书馆目录 一、图书馆定义及历史 第一节 图书馆的概念 稍后,美国图书馆学家谢拉提出:图书馆是这样的一个社会机关,它用书面记录的形式积累知识,并通过馆员将知识传递给团体和个人,进行书面交流。因此,图书馆是社会中文化交流体系的一个重要机关。 第一节 图书馆的概念 与谢拉同时期的德国图书馆家卡尔施泰特则认为,图书是客观精神的容器,图书馆是把客观精神传递给个人的场所。客观精神的作用就在于它能够建立和维持各种社会形象。因此,图书馆就是在维持社会形象中,使世代结合的纽带。实际上,客观精神主要指的是人类创造的文化。在这个意义上,图书馆就是使文化的创造和继承成为可能的社会机构。 第一节 图书馆的概念 吴慰慈等在《图书馆学概论》(1985)中提出:“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管和利用书刊资料,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的文化教育机构。”这个定义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以前人们对图书馆的认识,它是对传统图书馆本质的概括。 2.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老子、私人藏书楼 第一节 图书馆的概念 这个定义可以回答有关传统图书馆的四个问题: 一是图书馆的工作程序——对书刊资料进行搜集、整理、保管和利用; 二是图书馆的工作对象——书刊资料; 三是图书馆活动的目的——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 四是图书馆的性质——文化教育机构。 第一节 图书馆的概念 二、图书馆的构成要素 1.文献信息资源 (1)信息、知识 (2)文献 (3)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 第一节 图书馆的概念 2.用户 3.工作人员 4.技术方法 5.建筑与设备 第二节 图书馆的起源与发展 一、图书馆的产生 1.人类信息交流的形式及特点。 概括来讲,人类信息交流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直接交流和间接交流。直接交流是指人们之间的直接接触而产生的信息交流;间接交流是指人们通过辅助工具而间接接触所产生的信息交流。 图书馆作为一种工具,正是为适应人类间接信息交流需要而产生的。 第二节 图书馆的起源与发展 2.文字和文献 3.人脑记忆功能的延伸 4.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第二节 图书馆的起源与发展 二、图书馆的发展 1.影响图书馆发展的因素 (1)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文化水平 (2)工业城市的出现和国家实行强制教育 (3)科学技术的发展 (4)国家的扶持和保护 (5)国际间图书馆界的交流 第二节 图书馆的起源与发展 2.图书馆发展的特点 (1)就世界范围来看,图书馆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2)在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之间,图书馆的发展也具有不平衡性。 (3)图书馆由封闭式向开放式发展。 (4)图书馆的职能在不断扩大。 (5)图书馆的发展,始终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同步进行。 第三节 图书馆的属性 一、图书馆的一般属性 1.图书馆的社会性 第一,图书馆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 第二,图书馆的文献具有社会性。 第三,图书馆的读者具有社会性。 第四,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工作具有社会性。 第三节 图书馆的属性 2.图书馆的依辅性 3.图书馆的学术性 首先,图书馆的学术性表现在图书馆是整个科学研究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第二,图书馆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学术性活动。 第三,现代图书馆广泛采用各种现代化设备,图书馆的各个工作环节也开始电子化、网络化。 第四,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有很大一部分是属于科技人员。 第三节 图书馆的属性 二、图书馆的本质属性 1.图书馆是中介性机构 在考察图书馆起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人类信息交流方式的变革(由单纯的直接交流变为间接交流),是图书馆产生的前提,文献的出现是图书馆产生的直接原因。文献存在于图书馆之中,图书馆就是文献传递的介质。文献借助图书馆在时空中得以传播,这就是图书馆的中介性。 第三节 图书馆的属性 2.图书馆的中介作用 图书馆的中介作用,是通过图书馆工作体现出来的。图书馆工作的实质,就是转换文献信息,实现文献的使用价值和部分价值。 第三节 图书馆的属性 3.图书馆的中介性和其他属性的关系 首先,图书馆的中介性是图书馆的社会性的基础。 第二,图书馆的中介性是图书馆依辅性的根据。 第三,图书馆的中介性是图书馆学术性的先决条件。 第四节 图书馆的社会职能 一、社会文献信息流整序的职能 图书馆行使社会文献信息流整序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控制社会文献信息流的流向。 第二,发挥文献信息的潜在能量。 第四节 图书馆的社会职能 二、传递文献信息的职能 图书馆传递文献信息的职能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1.图书馆传递文献的内容信息。 2.图书馆传递关于馆藏文献的信息。 3.图书馆传递网络信息。 4.图书馆传递文献信息的形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