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六章__明渠恒定流讲解.ppt

发布:2016-05-13约7.77千字共6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带有足标“K”的各符号均表示水深为临界水深hk时的各水力要素。 临界坡度 ik 是对应 某一个流量 和 某一给定渠道 的 特定渠底坡度值,它是为了计算或分析的方便而引入的一个 假设坡度。 3.临界坡度 在棱柱形渠道中,断面形状、尺寸和流量一定时,若水流的正常水深h0恰等于临界水深hk时,则其渠底坡度称为临界坡度ik。简言之,临界坡度是指正常水深恰等于临界水深时的渠度坡度。 临界坡度 ik 满足均匀流基本关系式: 临界坡度 ik 满足临界水深的普遍: 联解求得: 如果i ik(或h0hk),此时渠底坡度称为 缓坡; 如果iik(或hohk), 此时渠底坡度称为 急坡或陡坡; 如果i=ik(或ho=hk), 此时渠底坡度称为 临界坡. 关于渠底坡度的缓、急之称,是对应于一定流量来讲的。 对于某一渠道,底坡已经一定,但当流量增大或变小时,所相应的hk(或ik)起了变化,从而对该渠道的缓坡或急坡之称也可能随之改变。 i :实际的明渠底坡 i k:某一流量下的临界坡度(假想坡度) (1)缓流状态 当明渠水流流速小于临界流速时,称为缓流。 当vvk,则hhk。此时,水流处在e=f(h)曲线的上支, de/dh0,断面单位能量e对水深h的导数为正值,e是增函数。 4.明渠水流的三种流态 明渠水流流速一般处于紊流状态。随着水流速度的缓、急程度,明渠水流又分为缓流、急流和临界流三种流态。 (2)急流状态 当明渠水流流速大于临界流速时,称为急流。 当vvk,则hhk。此时,水流处在e=f(h)曲线的下支,de/dhO,断面单位能量e对水深h的导数为负值,e是减函数。 当v=vk,则h=hk。此时,水流处在e=f(h)曲线的emin点上, de/dh=0,说明函数e的变化在此处分界。 除了可用 临界流速或临界水深,断面单位能量的变化作为判别外,还可用一个更简便的判别准则——佛汝德数Fr来判明。 (3) 临界流状态 当明渠水流流速等于临界流速时,称为临界流。 是一个无量纲的组合数, 在水力学上称为 佛汝德数。 佛汝德数 Fr 代表能量的比值,它为水流中单位重量液体的动能对其平均势能比值的二倍。 水流中的动能愈大,Fr 愈大,则流态愈急。 如Fr1,则de/dh0,则水流为急流 。 如令 ω/B=hm 表示过水断面上的 平均水深,则: 明渠中的急流与缓流在水流现象上是截然不同的。 假设在明渠水流中有一块巨石或其它障碍,便可观察到缓流或急流的水流现象:如石块前的水位壅高能逆流上传到较远的地方(见图6-2la),渠中水流就是缓流;如水面仅在石块附近隆起,石块干扰的影响不能向上游传播(见图6—2lb),渠中水流就是急流。 为什么急流和缓流会出现如此不同的现象? 这是因为石块对水流的扰动必然要向四周传播,如水流速度小于微小扰动波的传播速度,扰动波就会向上游传播,这就出现缓流中看到的现象。反之,扰动波只能向下游传播,不能向上游传播,于是出现急流所看见的现象。 §6—9 水 跃 水跃发生在较短的流段内,流速大小及其分布不断变化。水跃区域的上部为饱掺空气的表面旋滚,下部则为急剧扩散的主流。 水跃是 明渠非均匀 急变流 的重要现象,它的发生不仅增加上、下游水流衔接的复杂性,还引起大量的能量损失,成为有效的消能方式。 1 水跃现象 水跃 是明渠水流从急流状态(水深小于临界水深)过渡到缓流状态时水面骤然跃起的局部水力现象。它可以在溢洪道下、泄水闸下、跌水下形成,也可以在平坡渠道中闸下出流时发生。 2.水跃的基本方程 仅讨论平坡(i=o)渠道中的完整水跃。 完整水跃 是 指发生在棱柱形渠道的,其跃前水深h’和跃后水深h’’相差显著的水跃。 水跃区内部水流极为紊乱复杂,其阻力分布规律尚未弄清。 应用不需考虑水流能量损失的动量方程来推导。并且在推导过程中,根据水跃发生的实际情况,作了下列一些假设: (1) 水跃段长度不大,渠床的摩擦阻力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2) 跃前、跃后两过水断面上水流具有渐变流的条件,作用在该 两断面上动水压强的分布可以按静水压强的分布规律计算。 (3) 设跃前、跃后两过水断面的动量修正系数相等,即 β1=β2=β3 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