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组织与审计规范体系.ppt
*《审计》—第二章审计组织与审计规范体系*三、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和直接报告业务鉴证业务分为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与直接报告业务,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如下表业务类型区别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财务报表审计)直接报告业务(IT系统鉴证)1.预期使用者获取鉴证对象信息的方式预期使用者不通过审计报告便可获取责任方认定,即可获取财务报表可能不存在责任方认定(公司管理层关于IT系统可应用性、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维护性等方面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报告),或虽然存在,但该认定无法为预期使用者获取;预期使用者只能通过阅读鉴证报告获取上述信息2.提出结论的对象鉴证对象信息,即所审计的财务报表鉴证对象,即对IT系统可应用性、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维护性等方面控制的有效性3.责任方的责任责任方对鉴证对象信息负责,即对财务报表编制负责,同时对签证对象负责,即对财务报表反映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负责责任方对鉴证对象负责,即对IT系统可应用性、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维护性等方面控制的有效性负责4.鉴证报告以书面形式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明确提及责任方认定例如:“我们审计了后附的A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编制的2010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和2010年度的……”以书面形式提供鉴证报告。直接提及鉴证对象和标准,无需提及责任方认定例如:“我们对A公司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IT服务系统可应用性、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维护性等方面控制的有效性进行了审查……”【例题3】*《审计》—第二章审计组织与审计规范体系*注册会计师执行的下列业务中,属于直接报告业务的有()。对A公司2010年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对A公司2010年1-12月IT系统运行有效性进行鉴证对A公司2010年度预测性财务信息进行审核对A公司2010年1-5月研发的新产品进行质量鉴证四、鉴证业务的目标*《审计》—第二章审计组织与审计规范体系*业务类型?区别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财务报表审计)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财务报表审阅)1.鉴证业务目标在可接受的低审计风险下,以积极方式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提供高水平的保证在可接受的审阅风险下,以消极方式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阅意见,提供有意义水平的保证2.证据收集程序通过一个不断修正的、系统化的执业过程,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证据收集程序包括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等通过一个不断修正的、系统化的执业过程,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证据收集程序受到有意识的限制,主要采用询问和分析程序获取证据3.所需证据数量较多较少4.可接受的鉴证业务风险较低较高5.鉴证对象信息的可信性较高较低6.提出结论的方式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例如:“我们认为,A公司财务报表已经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A公司2010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例如:“根据我们的审阅,我们没有注意到任何事项使我们相信,A公司财务报表没有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未能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阅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例题4】*《审计》—第二章审计组织与审计规范体系*A注册会计师执行的下列业务中,保证程度最高的是()。B财务报表审计C代编财务信息D财务报表审阅E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鉴证业务的承接与变更注册会计师承接鉴证业务的条件第一,在接受委托前,初步了解业务环境,包括:业务约定事项;鉴证对象特征;使用的标准;预期使用者的需求;责任方及其环境的相关特征;可能对鉴证业务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交易、条件和惯例等其他事项。在初步了解业务环境后,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承接该业务是否符合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等相关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考虑拟承接的业务具备下列所有特征:鉴证对象适当;使用的标准适当且预期使用者能够获取该标准;注册会计师能够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以支持其结论;注册会计师的结论以书面报告形式表述,且表述形式与所提供的保证程度相适应;该业务具有合理的目的。(二)已承接鉴证业务的变更变更业务要有合理的理由(没有合理理由不能变更)*《审计》—第二章审计组织与审计规范体系*1.变更业务要有合理的理由(没有合理理由不能变更)注册会计师对已承接的鉴证业务,如果没有合理理由,注册会计师不应将该项业务变更为非鉴证业务,或将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变更为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2.变更业务的原因 注册会计师一般是应委托人的要求来变更业务类型的。委托人要求变更业务类型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1)业务环境变化影响到预期使用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