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物联网技术应用赛项规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物联网技术应用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物联网技术应用
二、竞赛目的
通过竞赛,考察参赛选手物联网技术应用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引领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满足物联网技术应用领域快速增长的人才需求;引导高职院校及社会各界关注物联网产业,促进物联网技术(包括自动识别、网络传输、应用开发等)的普及。
三、竞赛方式与内容
(一)竞赛方式
本赛项为团体赛,以院校为单位组队参赛,不得跨校组队。每支参赛队由3名选手(设场上队长1名)和不超过2名指导教师组成。
(二)竞赛内容
竞赛内容模拟学生“e动校园生活”的一天,集物联网时代的移动支付、智慧生活等主题应用。赛项以“通关赛形式”进行,参赛队完成一个关卡中规定的技术题目后,晋级下一关卡。关卡难度逐步升级,具有一定的连贯性。
具体考核知识点及内容包括:
(1)竞赛平台硬件的安装部署
竞赛目的:考查选手对物联网应用系统的常规硬件设备(感知层设备、网络层设备)掌握的基本知识,考查选手对常规硬件设备的组装调试等方面的操作技能,考查选手使用物联网常规硬件设备技能。
竞赛方式:现场实物操作,在竞赛过程的若干个关卡中体现。
竞赛要点:提供竞赛平台硬件(感知层设备、网络层设备)、系统网络拓扑图、电路图、各硬件设备的技术文档资料,利用竞赛所提供的工具、软硬件测试工具进行安装调试。
(2)嵌入式设备调试
考核点:了解物联网嵌入式的基本架构和基本原理,能根据要求对嵌入式设备进行调试并提交调试结果。
竞赛方式:现场在线调试,在竞赛过程的若干个关卡中体现。
竞赛要点:参赛选手可以基于嵌入式硬件平台、WSN节点、RFID射频、传感器等电子设备,使用提供的仪器设备,实现各种电子信号(如通讯传输、无线电载波、驱动总线等)的采集、数据分析、调试及故障排除等。
(3)物联网应用程序开发
考核点:应用程序开发考核点如下表所示。
考核点 考核要点介绍 基于Android系统的应用程序开发 熟悉基于Android系统的应用程序开发基本知识,能根据竞赛要求,编程实现对环境参数读取、RFID标签读写、二维码生成打印、磁条卡刷卡、基于ModBus协议的数据采集等物联网技术;能编写Android系统与PC系统之间的通讯程序,以实现数据共享。 基于.Net平台的应用程序开发 熟悉基于.Net平台的应用程序开发基本知识,能根据竞赛要求,编程实现对RFID标签读写、智能电表数据读取、电动窗帘控制、摄像头视频捕捉等物联网终端设备的常用功能。能编写Web Service,实现PC客户端或Android终端的调用。 竞赛方式:现场编程调试,在竞赛过程的若干个关卡中体现。
竞赛要点:能利用竞赛平台上提供的技术资料,根据具体e动校园生活的具体业务场景编程实现要求的功能;每个业务功能可能涉及到物联网多个关键技术点,所开发完成的结果,能在竞赛平台上根据要求完成具体业务场景功能及动作,并提交结果。
(4)业务场景系统运行维护
考核点:了解物联网应用系统的系统故障,能查找并排除系统故障。
竞赛方式:现场实物操作,在竞赛过程的若干个关卡中体现。
竞赛要点:对物联网应用系统的日常运行进行维护;遵守相关操作规程,查找并排除故障等。
四、竞赛规则
(一)竞赛时长
竞赛时长:4个小时
(二)赛题
本赛项的赛题,由命题专家组研究确定竞赛用题的内容与难度,并于比赛前在大赛官方网站()公布样题及竞赛知识点。竞赛现场考题通过竞赛系统自动获取。
(三)赛项需要配套的设备、软件和工具
竞赛所需的物联网实训平台由组委会统一提供,参赛队不得自带及使用除规定使用自带之外的其他硬件、软件和辅助工具,包括移动通信设备和移动存储设备,现场提供的物品各参赛队可以根据竞赛需要自行选择使用。
(四)竞赛流程
1.参赛选手入场和就位
(1)竞赛前,通过竞赛支撑平台由系统抽取参赛队伍的工位号(RFID标签),RFID标签在整个竞赛过程中充当对参赛队伍的标识作用,下载考题等。
(2)竞赛当天,选手入场时,用RFID标签刷卡,进行入场登记,竞赛支撑系统会将参赛队伍号、工位号保存至竞赛系统数据库中。
(3)参赛选手进入到对应的竞技工位,等待竞赛开始,此时每组工位处于锁定状态,等待刷卡激活。
(4)裁判长宣布竞赛开始,各组选手才可以进行刷卡激活。
2.通关过程
(1)参赛选手刷卡激活工位后,根据安装在PC端的竞赛支撑系统客户端说明提取每一关的题目,取出题目后选手按照题目要求进行作答。
(2)每支参赛队的关卡题目及数量相同,每个关卡设置4道题目,其中2道为必选题,2道为可选题(至少选择1道),每关完成3道题即可通过本关卡;关卡的每道赛题可以分别通过竞赛支撑系统客户端进行提交结果,只有3道题提交结果都正确,才会自动进入下一关卡。
(3)每支参赛队,同一道题在1分钟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