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常用抢救仪器设备及抢救药品的培训.ppt

发布:2024-03-19约3.67千字共3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常用抢救仪器设备及抢救药品的培训第1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呼吸机基本使用方法呼吸机治疗适应征:1.呼吸频率30-35次/分,或5-10次/分2.鼻导管鼻塞或面罩吸氧血气分析:PO260mmHg或PCO255mmHg3.COPD:PO255-60mmHg或PCO270-80mmHg第2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使用呼吸机的基本步骤1.确定是否有机械通气的指征。2.判断是否有机械通气的相对禁忌症,进行必要的处理。3.确定控制呼吸或辅助呼吸。4.确定机械通气方式(IPPV、SIMV、CPAP、PSV、PEEP、CPAP)。第3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5.确定机械通气的分钟通气量(MV),一般为8-12ml/kg。6.确定补充机械通气MV所需的频率(f)、潮气量(TV)和吸气时间(IT)。7.确定FiO2:结合呼气末正压调整吸氧浓度从而达到目标血氧饱和度(88-90%).第4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8.确定PEEP:当高浓度吸氧下而PaO2仍小于60mmHg,应加用PEEP,并将FiO2降至0.5以下。PEEP的调节原则为从小渐增,达到最好的气体交换和最小的循环影响。9.确定报警限和气道安全阀。不同呼吸机的报警参数不同,参照说明书调节。气道压安全阀或压力限制一般调在维持正压通气峰压之上5-10cmH2O。10.调节温化、湿化器。一般湿化器的温度应调至34-36摄氏度。11.调节同步触发灵敏度。根据病人自主吸气力量的大小调整。一般为-2~-4cmH2O或0.1L/S。第5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心电监护仪的使用使用心电监护仪时的主要观察指标:定时观察并记录心率和心律、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观察是否有P波,P波的形态、高度和宽度观察P-R间期、Q-T间期观察QRS波形、T波形态是否正常注意有无异常波形出现第6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素质要求四准备操作步骤1.开机: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2.将各导联线与监护仪相应接口连接3.安放电极片4.缠绕血压计袖带5.安放血氧饱和度探头6.设置监护仪各参数操作后处理1.整理用物,将导联线顺势盘绕,妥善固定2.告知病人及家属注意事项3.观察、洗手、记录第7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电动吸痰术操作要点:准备(吸痰管、冲洗水、压舌板、口咽管、纱布等)→吸引瓶导管连接→装表、检查吸引性能、调节负压→检查患者口腔→连接吸痰管吸痰,观察患者→清洁患者口鼻、取舒适体位备注:昏迷患者用压舌板或口咽管助其张口指导患者(1)指导清醒患者自主咳嗽,不要紧张(2)嘱患者适当饮水,以利痰液排出除第8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注意事项1.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2.吸痰前后应给予高流量吸氧,吸痰时间﹤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3~5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3.如患者痰稠,可以配合翻身扣背、雾化吸入;患者发生缺氧的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在吸。4.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5.吸鼻腔时侧孔不能对准鼻中隔。第9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操作要点:(1)做好准备,携物品至患者旁,核对患者。(2)将呼吸机的氧浓度调至100%,给予患者纯氧2~3分钟(氧储备),以防止吸痰造成的低氧血症。(3)接负压吸引器电源或中心负压吸引装置,调节压力儿童:–0.02~–0.04Mpa成人:–0.03~–0.05Mpa第10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4)打开冲洗水瓶:标明气管、口腔用(5)撕开吸痰管外包装前端,一只手戴无菌手套,将吸痰管抽出并盘绕在手中,跟部与负压管相连。(6)非无菌手断开呼吸机与气管导管,将呼吸机接头放在无菌纸巾上.用戴无菌手套的一只手迅速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