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的制度及流程(试题).docx
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的制度及流程(试题)
选择题
1.以下哪种不属于常用的抢救仪器设备?()
A.心电图机
B.输液泵
C.超声雾化器
D.电动吸引器
答案:C。超声雾化器主要用于呼吸道疾病的雾化治疗等,并非典型的抢救仪器设备。心电图机可用于监测心电活动,输液泵能精确控制输液速度,电动吸引器可用于吸痰等抢救操作。
2.使用除颤仪进行电除颤时,两个电极板应分别放置在()
A.心尖部和胸骨右缘第2肋间
B.心尖部和胸骨左缘第2肋间
C.心底部和胸骨右缘第2肋间
D.心底部和胸骨左缘第2肋间
答案:A。除颤时,一个电极板应放置在心尖部(左侧锁骨中线第5肋间),另一个放置在胸骨右缘第2肋间。
3.简易呼吸器挤压一次入肺的空气量约为()
A.200300ml
B.300500ml
C.5001000ml
D.10001500ml
答案:C。简易呼吸器挤压一次入肺的空气量约为5001000ml,可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调整。
填空题
1.常用的抢救物品包括心脏复苏药物、呼吸兴奋药物、()、()等。
答案:抗休克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这些都是在抢救过程中常用的药物类型,用于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纠正异常的生理状态。
2.血糖仪使用前应检查试纸条的()和()。
答案:有效期、代码。检查有效期可确保试纸条质量有效,检查代码是为了使血糖仪与试纸条匹配,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心电监护仪常规监测的参数有心率、()、()和血氧饱和度。
答案:血压、呼吸。心电监护仪通过电极片和传感器等对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以便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
判断题
1.抢救物品和仪器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备用状态。()
答案:正确。定期检查和维护可以及时发现抢救物品和仪器设备存在的问题,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使用,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
2.无菌物品过期后,只要包装完好,可以继续使用。()
答案:错误。无菌物品过期后,即使包装完好,其无菌性能也可能受到影响,存在污染的风险,不能继续使用,应及时更换。
3.电动吸引器使用完毕后,应先关闭吸引器开关,再分离吸痰管与吸引器。()
答案:错误。电动吸引器使用完毕后,应先分离吸痰管与吸引器,再关闭吸引器开关,以防止痰液反流至吸引器内,损坏设备。
解答题
1.简述除颤仪的使用流程。
答案:
评估:评估患者病情、心电图情况,确定需要除颤。
准备:接通除颤仪电源,选择合适的能量(单向波一般360J,双向波150200J),检查除颤仪性能。
患者准备:暴露患者胸部,将电极板均匀涂抹导电糊或使用导电垫。
放电:将电极板分别置于心尖部和胸骨右缘第2肋间,双手用力按压电极板,确保与皮肤紧密接触,充电至所需能量,确认无人接触患者后,同时按下放电按钮。
观察:放电后立即观察患者心电图及生命体征变化。
整理:除颤结束后,清洁电极板,将除颤仪归位并充电备用。
2.简述抢救物品“五定”制度的内容。
答案:
定数量品种:根据科室的特点和需求,确定抢救物品的种类和数量,确保满足抢救工作的需要。
定点安置:将抢救物品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便于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取用。
定人保管:明确专人负责抢救物品的管理,包括检查、维护、补充等工作。
定期消毒灭菌: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法对抢救物品进行消毒灭菌,保证物品的无菌状态。
定期检查维修:定期对抢救物品进行检查和维修,及时发现并处理损坏或过期的物品,确保其性能良好。
3.简述使用输液泵的注意事项。
答案:
正确安装输液泵和输液器,确保连接紧密,无漏气、漏液现象。
根据医嘱设置输液速度和输液量,设置完成后再次核对。
经常巡视患者,观察输液泵的运行情况,如有无报警等。常见报警原因包括输液完毕、输液管堵塞、气泡等,应及时处理。
保持输液管道通畅,避免受压、扭曲。
输液过程中如需更改输液速度或量,应先停止输液泵,重新设置后再启动。
定期对输液泵进行清洁和维护,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遇断电等突发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如手动调节输液速度等,确保输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