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由来与发展进程.pdf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第1-13页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由来与发展进程
商志晓梁举
摘要:全景式考察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发展,既要看到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时序
延展,也要回望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到新中国成立期间的现代化走向。把中国式现代化置于近代以来承续
衔接的整个历史进程之中,可见中国式现代化源出于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期间中华民族为摆脱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而进行的艰苦抗争和曲折历程,肇始于新中国的诞生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朝向
“四个现代化”目标探索前进,崛起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足发展,成熟于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路径遵循与世界影响得以充分彰显。从回顾和展望
的长视域看,中国式现代化正历经两个依次联通的“一百年”,已呈现出从盲从到自主、从被动到主动、从后
发到引领、从跟进到创新、从自救到利他等一系列规律性特征。
关键词: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历史由来;发展进程;规律性特征
DOI:10.19836/ki.37-1100/c.2023.05.001
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华大地上的孕育、累积与生长,既深受世界现代化潮流的波及与影响,更因于
自身从萌芽到成长、从孱弱到强盛的奋争与追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
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
①
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这告诉我们,中国式现代化走过了依序衔接的若干时间节点,经历了一脉相承
的不同发展阶段,直至今天,已然创造崭新道路、取得丰硕成就、形成鲜明特色、标注历史高度。把握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我们不仅要看到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时序延
展,也要回望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到新中国成立期间的现代化走向,惟其如此,才能够全景式、全链条
②
地审视中国式现代化的表现与演进,厘清并深入探究由“中国现代化”(亦称中国近代化)提升至“中
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必然与发展路径。
一、中国式现代化源出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
进行的艰苦抗争和曲折历程
中国现代化在19世纪中叶因西方列强的入侵而被动启程,中华民族由此被裹挟进世界现代化潮
流之中并开始了对现代化方向与道路的探索追求。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多年间,近代中国
的主要任务是救亡图存,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为独立自主推进现代化建设创造必要前提和基本
条件。历史证明,不从根本上摆脱作为西方列强现代化“附庸”的地位,不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性质,任何现代化的努力都将无所作为。为了完成清除现代化路障、求得民族独立自主发展的历史任
务,中华民族上下求索、艰苦抗争,最终由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
作者简介:商志晓,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山东省高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济南250358;shzx202220@
163.com);梁举,山东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济南250358;liangju2007@163.com)。
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
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22页。
②中国现代化是对中华民族追求与践行现代化整个过程的一个统称,亦特指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人民对现代化的期待与探
索,以区别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启程的“中国式现代化”。本文中的“中国现代化”一语,多在此特指意义上使用。
1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国,为中华民族在真正意义上推进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一)中华民族不自主地被裹挟进世界现代化发展潮流之中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