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种传代和保藏.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菌种传代与保藏
菌种传代与保藏
标准菌株主要来源
美国菌种保藏中心 (ATCC)
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 Center
中国普通微生物菌株保藏中心 (CGMCC)
China General Microbiological Culture
Collection Center
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CICC)
China Center for Industrial Culture Collection
中国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 (CMCC)
China Center for Medical Culture Collection
菌种传代与保藏
9203要求
标准菌株 :来自认可的国内或国外菌种保藏机构的标准
菌株
标准储备菌株:从国内或国外菌种保藏机构获得的标准
菌株经过复活并在适宜的培养基中 生长后,即为标准
储备菌株。
工作菌株:由标准储备菌株, 转接一代获得的菌株。标
准储备菌株可用于制备每月或 每周 1 次转种的工作
菌株
菌种传代与保藏
9203要求
标准储备菌株保存时,可将培养物等份悬浮于培养基
中,并分装于小瓶中,
可采用低温冷冻干燥、液氮贮存、超低温冷冻(低于-
30℃)等方法保存。
低于-70 ℃或低温冷冻干燥方法可以延长菌种保存时
间。
冷冻菌种一旦解冻转种制备工作菌株后,不得重新冷
冻和再次使用。
菌种传代与保藏
9203要求
工作菌株的传代次数不得超过 5 代(从菌种保藏机构
获得的标准菌株为第 0 代),1 代是指将活的培养物
接种到微生物生长的新鲜培养基中培养
任何亚培养的形式均被认为是转种 或传代 1 次。
实验室应对工作菌株的特性和纯度进行确认。
菌种传代与保藏
菌种传代与保藏
菌液 斜面 平板
菌种传代与保藏
根据对氧气的需要情况分为:
需氧培养
微需氧微培养
厌氧培养
菌种传代与保藏
菌种保藏的原则
根据微生物生理、生化特点,人工创造条件,主要是
低温、干燥、缺氧三者,使微生物的代谢处于不活泼、
生长繁殖受抑制的休眠状态,以达到保持纯种优良性
状的目的。
菌种传代与保藏
长期保藏法:
-80℃低温保藏法
真空冷冻干燥法
液氮超低温保藏法
沙土管保藏法
短期保藏法:
传代培养保藏法
液体石蜡保藏法
菌种传代与保藏
-80℃低温保藏法
将微生物菌种保藏在-80℃冰箱的一种保藏方法。原
理是低温条件可减缓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以达到长期
有效地保藏微生物
菌种传代与保藏
菌种传代与保藏
-20℃有效期12个月,100-1000CFU
简单、便捷、定量、活性稳定
金黄色葡萄球菌
枯草芽孢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大肠埃希菌
黑曲霉等12种
根据说明书使用
菌种传代与保藏
传代培养保藏法 ——包括斜面培养和半固体培养等。
操作方法:
即将菌种穿刺到斜面或半固体中,培养好后放在低温干
燥处保存(2-5℃冰箱),定期传种,一般1-2个月移
植一次 (视菌种特征而定)。
菌种传代与保藏
标准菌种的申购记录(出库单或发票复印件);
从标准菌株到工作菌株操作及记录
定期转种传代记录,时间,数量
纯度、特性等实验室所需关键指标的确认记录;每支
菌种都应注明 :名称、标准号、接种日期、传代数、
操作者;
菌种使用记录,流转记录。
销毁记录
菌种传代与保藏
菌种保藏管理要求相关标准: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GB 19489 —2008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T 27405-2008 实验室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