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中秋节作文700字.docx
家乡的风俗中秋节作文700字1
“每逢佳节倍思亲”,远在他乡的游子,都纷纷赶回家园,与自己的亲人团聚,这就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也是我家乡的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饼也就成为了节日的必备礼品。
今年这个传统节日天公不作美,沥沥下的小雨,但是也掩盖不了我回家的喜悦的心情。我与爸爸妈妈一大早就出了门,去了姥姥家,一个小时后到了姥姥家,一进门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吃饭时姥姥把自己酿的葡萄酒给拿了出来,给我们一人倒了一杯,我呡了一小口,一股醇香在我口中弥漫。我笑着对姥姥说:“真好喝。”姥姥会心的一笑说:“好喝天天来,要不然别走了。”我说:“我还要上学,等我一放假我就回来。”吃饭时,我还给姥姥讲我们在学校的一些趣情,如:“有个人他在滑冰时当飞人,结果真的的飞出去了两米远。”等,逗得姥姥哈哈大笑。到了下午我依依不舍的和姥姥告别,与爸爸妈妈又一起赶回了奶奶家,和爷爷奶奶过中秋。
虽然这个中秋是在忙碌奔波中度过的,但它累中有乐,乐中有累,使我体验到了和亲人在一起的快乐和幸福。
家乡的风俗中秋节作文700字2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也包含着思念家乡的感情。
早上,奶奶便买了糯米粉、芝麻、藕和月饼回来,我凑上前去好奇地问:“奶奶,你买这么多东西回来干嘛?”坐在一旁的妈妈白了我一眼:“今天是中秋节,你忘啦?”“哦,对哦。”我恍然大悟,但随即又问道:“那又要糯米粉和芝麻干嘛?”奶奶笑着答道:“中秋节不止要吃月饼,还要吃糯米粉,买这些就是用来做的。”
只见,奶奶将芝麻炒熟,捣碎,加入白糖搅拌,这样馅就做好了。用糯米粉和水以后揉成面团,将馅包在面团里,搓成汤圆的形状,再压平,一个糯米饼就做好了。上锅炕熟就好了。
不知不觉中,一天已经过去,夜晚已经到来了。奶奶让爷爷搬了一张桌子来到院子里祭月,桌子上有月饼、糯米饼、柿子、藕,以及一碗水。我好奇地问奶奶:“祭月的桌上为什么要放水呢?”奶奶反问道:“有吃的怎能没有喝的呢?”妈妈笑着说:“毛毛,我们以前中秋节时经常到人家偷喝这个水,你知道为什么吗?”我茫然地摇了摇头,妈妈继续说道:“据说喝了这个水可以不尿床,所以一到中秋节晚上就看见许多孩子在人家院子里穿梭偷喝水,晚上反而因为喝多了尿床。”
坐在院子里,听着妈妈讲的`这个笑话,品尝着美食,我不禁仰起头看着天上的月亮,月亮上是否真的会有嫦娥,会有玉兔,会有砍树的吴刚吗?
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各有各的风俗,你们那儿的风俗又是什么呢?
家乡的风俗中秋节作文700字3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这是万家团聚的日子。
我们一大家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共同庆祝中秋佳节。这时,奶奶把月饼端了出来放在桌子上。吃月饼是中秋节习俗里缺一不可的,月饼代表着一家人生活甜甜蜜蜜、团团圆圆。赏月也是中秋习俗之一,晚上大家坐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看电视,一边吃月饼,准备着欣赏一年之中最圆的月亮、最美的月色和最美的夜晚。
月亮还没出来时,我和几个妹妹坐在花园的石阶上,静静地等候着月亮姐姐的出现。这时,爸爸和叔叔把饭桌搬到了花园里,随后,只见妈妈和婶婶端出来了许多香气扑鼻的饭菜,惹得我们口水直流。我们正要准备开动吃饭时,月亮姐姐就像一位羞答答的小姑娘,慢慢地从云层中露出了半脸,皎洁的月亮在深邃的夜空中显得格外圆,格外明亮。
晚饭过后,我和妹妹便坐不住了,在花园里玩耍,看看月亮姐姐什么时候才变得像大圆盘那么圆。我们在花园里玩捉迷藏时,我们家的最小的妹妹,一不小心掉进了花园种菜的泥土上,然后就哭着来找我们,大家看见满脸灰尘的小妹妹,都在捧腹大笑,婶婶笑着拉着妹妹去换衣服了。
不一会儿,月亮姐姐便露出了她那玉盘般圆的脸,悬挂在天际,把光华洒向人间。这时,我们一家人在月亮下,吃着可口的月饼,聊着家常,一家人其乐融融。我觉得,这一刻,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我好想变成玉兔,到月宫中跳来跳去,月亮是那么美,那么迷人,那么亮,滋润着我的心房。
中秋佳节过去了,但是我们都期待着下一年的中秋节。我爱中秋的明月清风,丹桂飘香……
家乡的风俗中秋节作文700字4
俗话说得好,“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