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基础》复习思考题答案 第二章.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
复习思考题
1.已知Cu的原子直径为2.56 ?(),求Cu的晶格常数,并计算l Cu中的原子个数。
答:铜的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晶格,晶格常数与原子半径之间的关系为:
因此,,
原子个数个
2.何谓晶体?何谓晶胞?
答:晶体是原子都按一定次序作规则排列的固体材料。
能够完全代表晶格中原子排列规律的最小几何单元称为晶胞。
3.按几何形态不同,晶体缺陷可分为哪三大类?
答:晶体缺陷可分为: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三大类。
4.在实际生产中,如何控制液态金属的结晶过程,以获得细小晶粒?
答:(1)增大金属的过冷度;(2)变质处理;(3)振动;(4)搅拌。
5.何谓同素异构转变?举例说明。
答:金属在固态时改变其晶格类型的过程称为同素异构转变。如纯铁在固态下的三种晶格类型的转变为:。
6.一块质量一定的纯铁,发生时,其尺寸(体积)如何变化?
答:转变为时致密度变大,因此体积减小。
7.何谓枝晶偏析?如何消除或改善?
答:晶体内部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称为枝晶偏析。
消除或改善措施:扩散退火。
附:解释下列名词:合金、组元、相、组织、相图、固溶体、金属化合物。
答:合金是指由一种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或其它金属元素通过熔炼或烧结,或用其它方法结合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组成合金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称为组元。
相是指在金属或合金中,凡成分相同、结构相同并与其它部分有界面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
通常,将在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晶粒或组成相的大小、多少、形态和分布等特征称为显微组织,也称金相组织。
相图是合金的相结构(或状态)随温度、压力以及成分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的图形。
合金由液态结晶为固态时,一种组元的原子溶入另一组元的晶格中所形成的均匀固相称为固溶体。
金属化合物是合金组元间发生相互作用而生成的晶格类型和性能不同于任一组元的物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