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A期货功能》.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部分 PTA 期货服务实体经济报告
一、PTA 期货市场运行情况
(一)PTA 期货交易情况
郑商所于2006 年12 月18 日上市精对苯二甲酸(以下简称“PTA ”)期货。在证监会的
正确领导下,郑商所坚持“三公”原则,以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努力
做好PTA 期货的市场培育工作。
2008 年,PTA 期货的交易量为3513.5 万手(每手5 吨),成交金额为12226.98 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254%和216% 。2009 年,PTA 期货共成交10549.3 万手,同比增长200.3% 。
全年成交金额为38141.9 亿元,同比增长212.0 % 。
在市场规模增长的同时,市场运行质量也得到逐步改善。在2007 年9 月底以前,PTA
期货的持仓量较低,且持仓量高于交易量,市场流动性不足,难于满足现货企业的套期保值
需求。2007 年 9 月以后,随着交易者对该品种的熟悉,参与者日益增多,市场流动性得到
改善,交易量与持仓量同时呈波段式递增态势,显示该品种总体发育良好,市场功能开始发
挥,市场影响力逐步显现。2009 年底,PTA 期货的持仓量超过了20 万手,大约相当于 50
万吨的现货规模,国内10 天的现货消费量。
PTA 期货日益良好的流动性为企业套保和更多投资者的参与提供了基础,为市场功能
发挥提供了保障。现货企业与贸易商积极利用PTA 期货进行套期保值操作,规避现货经营
风险,PTA 期货价格已经成为化纤原料市场的“晴雨表”。
(二)市场结构及企业参与情况
PTA 期货推出后,市场参与者逐年增长,市场深度和广度不断提高。2008 年底,参与
PTA 期货交易的客户数量为 90552 个,比2007 年度增长约 90%,其中法人客户数为 1103
家,比 2007 年增长 55%。2009 年,每月机构投资者参与的数量总体呈上升态势,截止到
2009 年底,参与PTA 期货交易的法人客户数达到1586 家。在2007 年PTA 上市一周年之际,
浙江省永安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总经理就反映:“PTA 相关现货企业开户数量持续增加,平均
每个月有 5 个以上法人开户。在化纤纺织行业高度发达的浙江市场,PTA 相关企业参与力
度甚至可以与铜企业相当。”目前,大多数的行业企业已开始通过期货市场规避经营风险,
提高企业经营效果。
从交易量和持仓量上看,2007 年底,法人客户交易量和持仓量占比分别为 16.49%和
63.65%;2008 年底分别为12.92%和50.42%,由此可见,尽管法人客户的交易量相对较小,
但其持仓量占比已经过半,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正在不断改善。
(三)交割、仓单注册情况
2007 年,PTA 期货的交割率为0.87% 。2008 年,PTA 的交割率为0.67% 。这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了 PTA 期货套保操作逐渐趋于理性化,行业客户对套期保值的理解逐渐加深。上
市初期,由于对期货认识不足,实物交割成为企业初期了结期货头寸亏损的主要方式,即“亏
损了大不了实物交割就是了”的思想主导着期货套保企业,从而导致了期货实物交割率处于
高位。而随着PTA 期货日益被市场了解和接受,企业从事期货套保的思路也在逐渐转化,
交割率也随之下降。
对于整个品种而言,2008 年共交割PTA 仓单118324手(每手仓单5 吨),交割率为0.67% 。
实际对应的货物量达到59.16 万吨,交割金额为49.41 亿元。2008 年共注册PTA 仓单60375
手,注销PTA 仓单89567 手。在注册和注销的仓单中,消费和贸易企业所占的数量逐年增
加,期货仓单逐渐成为现货市场的 “蓄水池”。
二、PTA 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举措
郑商所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动期货市场服务国民经济,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深入开展工
作。
(一)进行理论探讨,用理论指导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实践
郑商所十分重视期货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问题研究,与有关专家、学者、大专院校合作,
对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探讨,用理论指导PTA 期货服务化纤行业的实践活动。
2008 年,郑商所公开招标了课题《中国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有效性研究》和《中国期货
市场定价效率和定价机制研究》,对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提出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为PTA
期货深入服务化纤行业指明了方向。2009 年,交易所委托四家期货公司分析研究PTA 期货
服务化纤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