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输血与输血反应.ppt

发布:2024-04-02约5.44千字共3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③症状:发热反应:输血中或输血后1~2h内体温升高1℃以上并有发热症状。主要症状:畏寒、寒战、发热、出汗、体温可高达38~41℃,于输血开始后的15分钟~2h内发生。某些患者伴有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皮肤潮红等。病人在麻醉状态下很少表现出来。较轻时发冷和体温升高可能是唯一的症状。第30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④处理及预防:a、暂停输血、保持输液畅通(缓慢滴生理盐水)。b、对症治疗:保暖、给镇静剂(安定、鲁米那)、退热剂(如阿斯匹林、扑热息痛)和抗组织胺药(异丙嗪等)、寒战严重时可注射杜冷丁或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5~10ml)。c、密切观察患者,每15~30分钟测1次体温d、对反复发生输血反应者建议输洗涤RBC或输去白细胞的血液。第31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过敏性输血反应在输血中或输血后发生以荨麻疹为主的不良反应,包括单纯荨麻疹。主要是对血浆蛋白成分过敏。①?原因:a、过敏体质的人对某些物质过敏(药物、食品、花粉等),当初次接触到变应原(过敏原)后,体内产生大量IgE型抗体(反应素)。IgE是亲细胞性抗体,其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使人体处于致敏状态。当已致敏的人体再次接触到相应的变应原时、变应原即与结合在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上的IgE和Fab结合,激发细胞内酶反应,导致细胞脱颗粒,释放组织胺、激肽、慢反应物质(SRS-A)、嗜酸性粒细胞趋向因子和血小板凝聚因子等。第32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这些物质可起引腺体分泌增多,平滑肌痉挛,毛细血管扩张及通透性增加等,因此临床上常表现为荨麻疹——I型变态反应即刻反应型。b、单纯缺乏IgA的患者由于输血或妊娠同种致敏作用产生了抗-IgA同种抗体(不输血者也可因其它原因产生抗-IgA抗体),再次输血时、数秒至数分钟即出现寒战、高热、头痛、恶心、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及血压下降,过敏性休克等临床表现,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第33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②症状:轻度:搔痒、皮肤红斑、荨麻疹、关节痛,查血嗜酸性粒细胞↑。中度:血管N性水肿,肺部有气喘性罗音,呼吸困难低血压。重度: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主要见于IgA缺乏症)第34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③处理:a、单纯荨麻疹:一般可不停止输血,但要放慢输血速度、严格观察。口服抗组织胺药(苯海拉明、异丙嗪等)。b、中度与重度反应:立即停止输血、保留静脉输液,根据症状轻重使用肾上腺素,氢化考的松、镇静剂、升压药等。喉头水肿应作喉插管或气管切开。④预防:有过敏史者输血前半小时服抗组织胺药,选用洗涤红细胞制品,不使用有过敏史的献血者血液。第35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其它不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①非心源性肺水肿;②输血后紫癜;③血小板输注无效;④肺栓塞;⑤细菌性输血反应;大量快速输血后出现循环超负荷,枸橼酸中毒,钾中毒,出血顷向等。第36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感谢大家观看第37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关于输血与输血反应概念指给患者输注供者的血液成分或全血,是一种替代治疗。用以补充血容量维持有效血液循环,恢复O2、CO2、营养、代谢产物的运输能力,保持血液免疫、抗感染、止凝血和抗凝功能。第2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型血型:至2005年已发现29个红细胞血型系统,经国际输血协会确认的红细胞抗原达256个,除我们熟知的ABO及Rh型外,还有MN,MNS,Fy等血型系统。ABO血型系统:最初是由奥地利科学家Landsteiner发现,依据红细胞膜表达的抗原来命名:第3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A型:红细胞表达A抗原,血浆中含抗B抗体;B型:红细胞表达B抗原,血浆中含抗A抗体;O型:同时不表达A和B抗原,血浆中同时含抗A和B抗体;AB型:同时表达A和B抗原,血浆中不含抗A和B抗体;第4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ABO血型系统的抗原性最强,主要由于除红细胞外血管内皮细胞和一些组织细胞上也有ABO血型抗原分布。异型输血可致严重溶血,甚至死亡。异型器官移植可致严重的排斥反应。故ABO血型配型在输血和器官移植中起重要作用。第5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Rh血型系统表达D抗原者为Rh阳性,不表达者为阴性。Rh系统的免疫原性的强度仅次于ABO血型系统。Rh阴性者接受Rh阳性输血或怀Rh阳性胎儿即产生同种抗体而致敏,再次输注Rh阳性可致严重溶血或死亡,再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