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过程优化控制-2详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节 智能工程在发酵过程控制中的应用-模糊控制 模糊推理和模糊控制简介 模糊的语言和数值表现 模糊成员函数的表现形式 模糊成员函数的表现形式 模糊成员函数的表现形式 模糊成员函数的表现形式 模糊规则的表现形式 执行实施模糊推论-解模糊规则 执行实施模糊推论-解模糊规则 模糊逻辑控制器 应用实例-酿酒酵母流加培养 应用实例-酿酒酵母流加培养 应用实例-酿酒酵母流加 模糊逻辑控制器的设计和问题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与模糊控制的融合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与模糊控制的融合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与模糊控制的融合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与模糊控制的融合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与模糊控制的融合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与模糊控制的融合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与模糊控制的融合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与模糊控制的融合 应用实例-谷氨酸发酵 应用实例-谷氨酸发酵 应用实例-谷氨酸发酵 应用实例-谷氨酸发酵 应用实例-谷氨酸发酵 应用实例-谷氨酸发酵 应用实例-谷氨酸发酵 应用实例-谷氨酸发酵 应用实例-辅酶Q10生产 应用实例-辅酶Q10生产 应用实例-辅酶Q10生产 应用实例-辅酶Q10生产 应用实例-辅酶Q10生产 应用实例-辅酶Q10生产 应用实例-重组大肠杆菌生产半乳糖苷酶状态预测 应用实例-重组大肠杆菌生产半乳糖苷酶状态预测 应用实例-重组大肠杆菌生产半乳糖苷酶状态预测 应用实例-重组大肠杆菌生产半乳糖苷酶状态预测 应用实例-重组大肠杆菌生产半乳糖苷酶状态预测 应用实例-重组大肠杆菌生产半乳糖苷酶状态预测 应用实例-重组大肠杆菌生产半乳糖苷酶状态预测 模糊控制 辅酶Q10生产的基本特征 旭化学工业(株) Y.Yamada et al., J.Chem.Eng. Japan, 24, 94, 1991 C:溶氧浓度; C*:饱和溶氧浓度; KLaC*:总供氧速度; N:搅拌速度; Q:通气量; X:菌体浓度. 1)Q10生产在限制供氧(Oxygen Limitation),碳源 充足的条件下进行。 2)图1中的ORP(Oxidation reduction potential)= -100mv代表溶氧浓度为0, Q10生产在此条件下进行。 3) Q10“生产期”的比生产速度与比氧气摄取速度成 反比例,细胞增殖期(图2)的比增殖速度与比氧气 摄取速度成正比例。因此,Q10的生产强度由供氧 速度所控制**。 4) Q10是菌内产物,无法在线测量,但菌体浓度及 比增殖速度可以由浊度计在线测定和计算。 5)通气量Q用做发酵过程的控制变量,N保持一定。 发酵过程优化和控制 模糊控制 模糊控制器构成 Y.Yamada et al., J.Chem.Eng. Japan, 24, 94, 1991 SS:细胞浊度测量值; OD2:细胞浓度,用于确定随 发酵时间变化的“基本(Base)” 通风速度。 OD:相同的细胞浓度,但用于 判断发酵过程所处阶段(初始 延迟期,增殖期,生产期), 确定“基本(Base)”通风速度基础 之上的修改量。(与OD2具有 不同的模糊成员函数) SGR:细胞比增殖速度。 BTIM:发酵时间。 AIRB:随发酵时间变化的“基本(Base)”通风速度。 DAIR: “基本(Base)”通风速度基础之上的修改量 模糊控制器输入和输出 输入:OD2, OD, SGR, BTIM 输出:AIRB, DAIR 发酵过程优化和控制 模糊控制 模糊规则和模糊成员函数 Y.Yamada et al., J.Chem.Eng. Japan, 24, 94, 1991 68 LA LA SA NB AIRB:由规则#1-5和OD2的模糊成员函数推算; DAIR:由规则#6-70和BTIM,OD,和SGR的模糊成员函数推算。 模糊规则的例(不完全) 发酵过程优化和控制 模糊控制 模糊运算结果和通风量的确定 Y.Yamada et al., J.Chem.Eng. Japan, 24, 94, 1991 1)解模糊规则按照前面介绍的标准 MIN-MAX法和面积中心求解法进行。 2)总通风量=AIRB+DAIR 3)DAIR在10-40h和60-90h显示正值表明 控制系统试图通过加大通风速度,提高 细胞的增殖速度;而DAIR在100h后显示 负值则表明系统试图通过减少通风速度, 来提高产物的比生产速度。 发酵过程优化和控制 模糊控制 有效性和鲁棒性验证 Y.Yamada et al., J.Chem.Eng. Japan, 24, 94, 1991 O2总传质系数 O2摄取速度=QO2X 发酵过程优化和控制 模糊控制 有效性和鲁棒性验证,初始延迟期10-15h左右 发酵过程优化和控制 模糊控制 研究对象 利用重组大肠杆菌诱导生产半乳糖苷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