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章新诗二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ppt
第十三章
新诗(二)
;第一节中国诗歌会诗人创作
;;;三、中国诗歌会创作特色;第二节当代诗派;二、戴望舒创作
《我记忆》(1929)
《望舒草》(1933)
《望舒诗稿》(1937)
《灾难岁月》(1948)
;《烦忧》
说是寂寞秋清愁
说是辽远海相思
假如有些人问我烦忧
我不敢说出你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名字
假如有些人问我烦忧
说是辽远海相思
说是寂寞秋清愁
;三、戴望舒作品分析
1、主题:诗人自我形象是孤独感伤,怀着痛苦而朦胧希望,在那寂寥现实里,寄予着诗人对现实不满、失望和痛苦心情。;
1)、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影响,尤其是马拉美、魏尔伦诗歌影响,强调表示自我感觉,喜欢追求意象朦胧,用象征手法抒情。;《雨巷》象征意象;2)、戴望舒诗歌艺术尤其表达在“古典美”中,如《雨巷》美感就来自于古典诗词滋养,在《雨巷》里,诗中意象受南唐中主李璟词句(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或晚唐诗人李商隐(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影响。《古意答客问》、《秋夜思》等诗歌意象也与古典文本浩瀚长河脉息相通。;3)、音节优美、韵脚铿锵,常以复沓、重复等手法来强化全诗音乐性。戴望舒强调“诗韵律不在字抑扬顿挫上,而在诗情绪抑扬顿挫上,即在诗情程度上”叶圣陶曾盛赞《雨巷》这首诗“替新诗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4、后期诗风嬗变
戴望舒1937-1945年间诗歌艺术由早期当代派艺术向后期现实主义艺术转变,这主要表达在诗集《灾难岁月》里。其中《狱中题壁》、《我用残损手掌》、《偶成》等诗作,明朗而深情,有一个坚实力度,从内容到方法,已属于现实主义。
;;
小思索
;四、卞之琳作品分析
诗集《数行集》???(与李广田《行云集》、何其芳《燕泥集》合集《汉园集》)《音尘集》、《鱼目集》
代表作:《断章》
;;与西方当代派不一样之处
象征体系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