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GB/T 16251-2023工作系统设计的人类工效学原则.pdf

发布:2024-01-16约3.3万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13.180

CCSA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251—2023/ISO6385:2016

代替GB/T16251—2008

工作系统设计的人类工效学原则

Ergonomicsprinciplesinthedesignofworksystems

(ISO6385:2016,IDT)

2023-05-23发布

2023-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16251—2023/ISO6385:2016

目次

前言 Ⅲ

引言 IV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工作系统设计 4

4.1一般原则 4

4.2工作系统设计过程 5

4.3目标设定(需求分析) 5

4.4功能分析和分配 6

4.5概念设计 6

4.6详细设计(或开发) 6

4.6.1概述 6

4.6.2工作组织设计 7

4.6.3工作任务设计 7

4.6.4作业设计 7

4.6.5工作环境设计 8

4.6.6工作设备和界面设计 8

4.6.7工作空间和工作站设计 9

4.7实现、实施、调整、验证和确认 9

5评估和监测 10

5.1概述 10

5.2健康和福祉 11

5.3安全 11

5.4系统绩效 1l

5.5可用性 ll

5.6成本效益 1l

5.7一致性 11

参考文献 12

I

GB/T16251—2023/ISO6385:2016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16251—2008《工作系统设计的人类工效学原则》,与GB/T16251—2008相

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在“术语和定义”中增加了“福祉”“可用性”“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无障碍”“目标人群”,删除了

“设计目标人群”(见第3章,2008年版的第2章);

——增加了“工作系统生命周期”相关的内容(见4.2);

——增加了“调整”原则,“验证和确认”替代了“确认”(见4.7,2008年版的3.7);

——增加了“一致性”相关的内容(见5.7)。

本文件等同采用ISO6385:2016《工作系统设计的人类工效学原则》。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河北思瑞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福建雅波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郑州大学、北京联合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吐哈油田分公司、军委后勤保障部、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兵器装备研究所、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中标能效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国投中标质量基础设施研究院有限公司、美的

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君翌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金波、呼慧敏、杜俊敏、董大勇、呼惠娜、李银霞、杨爱萍、何中民、许亚杰、牛文磊、冉令华、张欣、赵朝义、李小奇、许国强、姜良奎、兰永霞、宿士乔、王瑞、高超、张浩、卫伟杰、杨亚华、康佳丽、韦波、邵艳坡、高佳佳、胡斌、杨兵、张利杰、罗玲、王中婷、吴海媚、李少春、朱良红、吕晗、

米甜甜、郝安娜、陈江岚、程文明。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96年首次发布为GB/T16251—1996,2008年第一次修订;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GB/T16251—2023/ISO6385:2016

引言

技术、经济、组织和人因影响着工作系统中人的工作行为与福祉。在工作系统设计中,根据实践经

验应用人类工效学知识是为了满足人类需求。

本文件为从事与人类工效学、工作系统和工作环境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士及其他人员提供了基本的

人类工效学框架。本文件也同样适用于工作系统中所用产品的设计。

遵循本文件所规定的原则与要求,将有助于管理层做出更好的决策,例如与可持续的投资工作系统

的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