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建筑砂浆.pptx
第五章砂浆;目录;5.1砂浆基本知识
一、概述
1)建筑砂浆的定义:
由胶凝材料、细骨料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的建筑材料;
2)建筑砂浆与混凝土的主要区别:
建筑砂浆组成材料中无粗骨料,又称细骨料混凝土;
3)作用:
砂浆在建筑工程中以薄层状态起胶结作用传递应力,起防护、衬垫和装饰等作用。;二、建筑砂浆的分类:;砌筑砂浆及其优点;抹灰砂浆及其优点;三、砂浆的组成材料;2细骨料;1)水泥:
水泥的种类可分为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铁酸盐水泥、硫酸盐水泥等,铝酸盐水泥一般在地面自流平砂浆中应用,铁酸盐和硫酸盐只在特种砂浆中使用。目前全国大多数城市正在使用的水泥为:复合硅酸盐水泥P·C32.5、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
;2)细骨料—砂
天然砂
按产源分河砂、海砂和山砂。河砂因长期受流水冲洗,颗粒成圆形,一般工程大多使用;海砂因长期受海水冲刷,颗粒圆滑细小,较洁净,但常混有贝壳及其碎片且氯盐含量较高,江浙福建等沿海城市多使用;山砂存在于山谷或旧河床中,颗粒多带棱角,表面粗糙,石粉含量较多,中西部内陆城市使用。;机制砂:
指通过制砂机和其它附属设备加工而成的砂子。与天然砂相比,机制砂具有颗粒表面粗糙、尖锐多棱角、级配不均、需水量大等特性。另外,机制砂中含有的小于0.075mm的石粉在砂浆体系中增加了粉料的数量,起到润滑、增黏、填充作用,可以使砂浆拌合物屈服值减小,增加塑性黏度,间接改善砂浆的和易性。
但是,当石粉含量过高,会过多吸收砂浆中自由水,造成早期开裂、凝结时间过短不宜抹灰,一般石粉含量应控制在15%—18%。如果使用石粉含量较高的机制砂配制砂浆时,必须减少矿粉的使用量或者不用矿粉。;砂浆用砂的选用
◆优先选用颗粒级配良好的砂配制抹灰砂浆
◆砂的细度模数大小,影响胶凝材料使用量
砂子越细,其比表面积愈大,包裹其所需的浆体就越多。当砂浆稠度相同时,细砂配制的砂浆就要比中、粗砂配制的砂浆需要更多的胶凝材料。同时,水灰比变化使得强度降低、和易性变差等。砂的细度模数过大,不便于后续墙面抹平工序。???砂的细度模数超过3.0,喷涂上墙的砂浆颗粒反弹量越大,粗颗粒的落地灰用来补墙会造成墙面抹平时刮擦不光整,影响抹墙工人的抹平效率。
◆限制砂中的含泥量
◆没有细度模数和级配合适的砂,可以通过筛分细砂与粗砂并按照一定比例掺合使用
◆建议抹灰砂浆用砂的细度模数为2.4—2.7,中砂为宜,砂粒级配符合标准区间
;3)粉煤灰:
◆指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粉煤灰分类按照细度来划分为:Ⅰ级、Ⅱ级和Ⅲ级。湿拌砂浆用粉煤灰建议选择Ⅱ级。
◆作用:具有潜在化学活性,颗粒较细且含有大量玻璃体微珠,掺入粉煤灰可代替部分水泥,发挥三种效应
1)形态效应——减少砂浆内摩擦阻力,提高砂浆和易性和可泵性(润滑作用)
2)火山灰效应——活性物质含量>70%,可使砂浆后期强度明显增加
3)微集料效应——细颗粒增加了水泥胶凝体的密实度,提高砂浆塑性和保水性;4)矿粉:
◆矿粉(又称粒化高炉矿渣粉),是用水淬高炉矿渣,经干燥,粉磨等工艺处理后得到的高细度、高活性粉料。矿粉分S105、S95、S75三个等级,其活性钙、硅、铝等无机物的含量大于30%。目前湿拌砂浆使用最多的为S95级矿粉。
◆??用:可有效提高砂浆的抗压强度,降低砂浆的成本。同时对抑制碱骨料反应,降低水化热,减少砂浆结构早期温度裂缝,提高砂浆密实度,提高抗渗和抗侵蚀能力有明显效果。
;5)减水剂:
市场使用的减水剂主要有萘系高效减水剂和聚羧酸高效减少剂。;6)添加剂:
砂浆中最为关键的原材料,掺量虽小但作用巨大,直接影响砂浆的保水性、和易性、泵送性、耐久性、强度、抗裂性能、可施工性等综合性能,也将是今后砂浆市场的核心技术。;
1、砂浆稠度:
用手掌捞满砂浆,然后完全竖起来,此时手掌内的砂浆掉下去一半左右还留下一半的话,则稠度正好合适(100mm以内)。若只留下一小部分的话,则稠度太大(>100mm)。
;
2、砂浆泵送性能:
砂浆泵送性能的好坏可以通过挤压法判断。用手快速挤压后,检查手心内是否有较少的砂浆,如存有少量砂浆说明此砂浆可以正常泵送。
砂浆泵送性能好坏不仅跟配比有关系,跟稠度也有很大的关系。稠度大时,泵送性能好;反之,泵送性能不好。;3、砂浆保水性
方法一:用手捞一把砂浆,用力挤压后如果手掌缝内有大量的水流出来同时打开手掌后看到手心里面只有砂而没有水泥浆了,说明此砂浆保水性能不好。;5.2砂浆的主要技术性质;(1)稠度;(2)流动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