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解剖与生理学.ppt
二、肛门肛管神经肛门肛管的体神经由阴部神经发出,支配肛管肛门的感觉和运动。肛门肛管的交感神经主要来自骶尾神经节。第63页,共7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肛门直肠神经生理解剖的临床意义1、直肠手术损伤交感神经时,可发生内括约肌松弛,直肠蠕动增强,肠腺分泌增多。临床表现为便次增多,粘液便,不能射精。肛门直肠手术损伤副交感神经,可发生尿潴留。2、齿线以上的直肠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为无痛区。齿线以下的肛管、肛门由阴部神经支配,感觉敏锐,为有痛区。手术或炎症刺激肛管可引起肛门剧烈疼痛,致使肛提肌和肛门内括约肌痉挛,尚可引起尿潴留及月经失调等。第64页,共7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七节肛门直肠淋巴一、直肠的淋巴直肠的淋巴分壁内和壁外2组。1、壁内系统:直肠壁内从位于粘膜、粘膜下,肌间和外膜下。壁内各淋巴丛相互连通,出肠壁后在直肠外面形成广泛交通的淋巴管丛,汇入壁外系统。第65页,共7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直肠以中直肠瓣分为上、下两部,下部直肠因失去腹膜,原浆膜下丛为被直肠淋巴窦所代替,并与盆腔筋膜各部密切联系,对直肠、乙状结肠的淋巴回流特别重要。此区壁内丛淋巴可沿上、中、下三途径回流。而上部直肠的壁内丛淋巴仅经上行路回流。第66页,共7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壁外系统:直肠壁外淋巴管主要沿以下三个方向走行。(1)上行路:最重要,引流上部直肠、乙状结肠和降结肠下部的淋巴,主要淋巴管及淋巴结沿肠系膜下血管及其分支排列。(2)侧行路:淋巴管位于腹膜下,沿血管神经鞘向两侧行走,重要的淋巴结群位于血管的分歧处。(3)下行路:引流末端直肠的淋巴向下穿肛提肌,与坐骨直肠窝内的淋巴管相交通,入骼内淋巴结。第67页,共7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68页,共7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肛管的上组淋巴上组包括肛管粘膜部与内、外括约肌之间的淋巴网。淋巴管走向有三:★上行,汇入直肠上动脉起始部的淋巴结。★向外上方走行,入髂内淋巴结★外行,沿肛门动脉经坐骨直肠窝入阴部内动脉周围的淋巴结。第69页,共7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肛管的下组淋巴下组包括肛周、肛管皮肤部的淋巴网。淋巴注入腹股沟浅淋巴管结。实验证明:齿线上、下两组的淋巴管是交通的。临床证实:直肠癌侵至齿线上方1.1cm处,有时可见腹股沟浅淋巴结的转移,且越靠近齿线转移率越高。第70页,共7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肛门直肠淋巴的临床意义1、直肠癌沿淋巴转移主要沿直肠上静脉和肠系膜下静脉至结肠系膜上部淋巴结,也有的直肠癌向直肠侧韧带内的淋巴结和骼内淋巴结转移。2、中直肠瓣以上的直肠癌,通常沿直肠上动脉向上转移,而中直肠瓣区的低位直肠癌则沿直肠下动脉向外侧转移。3、肛管癌的转移主要向下组,至腹股沟淋巴结。4、由于肛门与直肠的淋巴相通,所以直肠癌手术不能忽视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的可能,肛管癌手术也要注意肠系膜上淋巴结的转移。第71页,共7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八节肛门直肠周围间隙一、肛门直肠周围间隙的位置肛门直肠周围的间隙有5个:即骨盆直肠间隙(2个),坐骨直肠间隙(2个),直肠后间隙(1个)。第72页,共7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骨盆直肠间隙(2个):位于盆腔内的直肠两侧,左右各一。2、坐骨直肠间隙(2个):位于肛管两侧,左右各一。3、直肠后间隙(1个):位于直肠与骼骨之间,是一个单一间隙。第73页,共7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骨盆直肠间隙坐骨直肠间隙直肠后间隙第74页,共7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75页,共7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肛门直肠周围间隙的临床意义1、骨盆直肠间隙一旦形成脓肿,必须及时手术治疗,防止脓肿自行穿破直肠或向下穿入坐骨直肠间隙,形成高位复杂肛瘘。2、坐骨直肠间隙是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多发部位,一侧脓肿可通过肛管后深、浅间隙蔓延至对侧,形成两侧间隙脓肿,进而形成马蹄形肛痰。3、直肠后间隙内有骶尾神经丛、交感神经、直肠下动脉和骶中动脉,手术时注意勿要损伤。第76页,共7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九节与临床有关的局部结构一、肛门三角二、Minor氏三角三、肛直角(Anorectalangulation,ARA)第77页,共7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感谢大家观看第78页,共7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四节肛门直肠肌肉肛门直肠肌肉包括:肛门内括约肌、肛门外括约肌、肛提肌、联合纵肌、肛管直肠环、直肠尾骨肌、直肠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