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磨系统差异对水泥及混凝土性能的影响.ppt
粉磨工艺对水泥品质与生产能耗的影响;一、主要内容;a〕从最紧密堆积〔构件结构致密性〕角度出发,颗粒组成靠拢Fuller曲线〔3um颗粒含量22.5%,n=0.62〕,如开流系统,康必丹磨;——电耗高
b〕根据S.Tsivills的研究结果,从水泥28d胶砂强度出发,3~32um含量越多越好〔65%〕即S.T级配最有利于熟料强度的发挥;——混合材掺量大
C〕从系统效率出发,产量高,电耗低,投资少,维护方便。〔立磨系统〕;三、水泥颗粒组成、局部性能及能耗的关系;;由表1数据可见:随系统效率提高〔电耗低,产量高〕3um以下颗粒减少n值增大〔颗粒集中〕堆积密度下降标稠增大
;2.颗粒组成对水泥胶砂强度的影响;c〕粉磨系统的技术进步可以显著改变水泥的颗粒组成
——粉磨效率越高,往往颗粒分布越集中。;d〕混合材对水泥颗粒组成的影响
易磨性较好且自身需水量较低的混合材〔如石灰石〕
有利于增加5um以下的细颗粒,对降低水泥标准稠度有利
此时水泥比外表积需稍控高一些,否那么熟料不易磨细,
引起强度下降。
易磨性较差的混合材〔比熟料易磨性还差,如矿渣、铁
渣等〕,有利于增加32um中熟料的含量,即熟料颗粒更
接近S.T级配,对提高水泥胶砂强度有帮助,但由于颗粒组
成与Fuller级配差异增大,对标准稠度改善不大。;e〕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辅助性胶凝材料〕的作用及要求
无论采用哪种粉磨系统磨制水泥,其颗粒组成均与理论上最紧密堆
积的颗粒组成〔Fuller级配〕相差甚远。以接近Fuller级配要求,即从细颗
粒的致密性作用角度出发:
开流磨辊压机+开流磨闭路磨辊压机+闭路磨
使用助磨剂虽可以起到提产、节能的效果,但助磨剂的过量参加会使水
泥颗粒更加集中,n值增大,堆积孔隙率增大,对混凝土结构不利。
在混凝土中需要使用矿物掺合料,其原理之一就是增加粉料中10um以下的颗粒,使粉料级配更接近Fuller级配,从而到达减水、致密化的目的——“微细集料效应”。
微细集料:颗粒组成——要求10um以下的颗粒〔尤其是3um以下的颗
粒〕要比水泥多2~3倍以上〔3um以下颗粒希望到达30~40%以上〕;
作用——填充水泥颗粒间的空隙,降低孔隙率,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四、水泥颗粒组成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2、颗粒组成对混凝土耐磨性的影响
;由此可见:水灰比越低,水泥颗粒继配对耐磨性的影响越大。;分析:从结果看出ZK的碳化曲线大致上在ZB碳化曲线下方,因此可以认为颗粒分布较宽的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抗碳化性能好于颗粒分布较窄的水泥配制的混凝土。;;〔1〕品质优良〔标准稠度低、外加剂相容性好、远龄期强度高、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标准稠度25.0%,外加剂饱和点1.4%,3d抗压强度29MPa,28d抗压强度≥50MPa的优质PO42.5R水泥〕——建筑节能减排的需要;
〔2〕颗粒分布:比外表积360-380m2/kg
0.045mm筛细度10%-14%
均匀性系数n1;2、管理目标:生产过程的低能耗——熟料用量少,粉磨电耗较低。在粉磨系统实现PO42.5等级的优质水泥粉磨电耗达32度/吨以下,熟料用量80%~85%。
功率管理〔辊压机功率,球磨机功率-料球比〕
球磨机仓长管理〔粗磨仓、细磨仓〕
球段级配管理〔根据各仓物料细度〕
温度与水分管理;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