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pdf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一、招生计划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成为国家竞争力
的核心要素。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是提升我国科技创
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博士研究生
教育,我国各高校和科研单位纷纷加大了博士研究生招生力度。在此背景下,
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应运而生。
二、招生对象与条件
1.招生对象: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主要面向全国范围内具有
硕士学位的优秀毕业生,以及少量具有学士学位且具有科研潜力的优秀本
科生。
2.报考条件:考生应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身心健康,
具备一定的科研基础和创新能力。具体报考条件由各招生单位根据实际情
况自行制定。
三、招生计划分配
1.各学科招生计划: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将根据国家发展战
略和各学科发展趋势进行合理分配,重点支持国家战略需求、前沿科学领域
和优势特色学科。
2.高校与科研单位协同招生:鼓励高校与科研单位开展协同招生,共
同培养博士研究生。协同招生项目应明确合作内容、培养模式和质量保障等
事项。
3.招生计划调整:各招生单位应根据实际招生情况和培养效果,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适时调整招生计划,确保招生质量。
四、招生选拔方式
1.初试:初试科目一般为两门,一门为专业课,一门为英语。初试合
格后,方可进入复试环节。
2.复试:复试一般包括面试、笔试和实践操作等环节,旨在全面评估
考生的学术素养、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复试合格后,方可被录取。
3.选拔机制:各招生单位应建立健全选拔机制,注重选拔具有创新精
神和科研潜力的考生。同时,加强对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的选拔培养,落实
优惠政策。
五、培养与管理
1.培养模式:博士研究生培养应注重学术研究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强
化创新能力培养。各招生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全日制、非全日制等培养
模式。
2.管理制度:加强对博士研究生的过程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
确保培养质量。同时,加强对博士研究生奖学金、助学金等资助政策的落实。
六、招生宣传与信息公开
1.招生宣传:各招生单位应加大招生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向社会
宣传博士研究生招生政策、培养优势和就业前景等。
2.信息公开:招生单位应公开透明地发布博士研究生招生信息,包括
招生计划、报考条件、选拔方式等,接受社会监督。
总之,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旨在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高素质
的科研人才,为我国科技创新和发展贡献力量。各招生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
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
相关政策,确保招生工作公平、公正、公开,为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事业发
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