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古诗.ppt
7、明典故????用典可以丰富诗的内容,装点诗的门面,提高诗的质量。齐梁文学用典太多,晦涩难懂,但适当用典,的确有利于诗歌思想内容的表达。(大多加注)读正文,抓关键点第29页,共3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30页,共3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31页,共3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8、抓首句和尾句???首句往往交待写作缘由和奠定诗歌情感;把握诗歌的尾联,有利于把握诗歌的主旨。读正文,抓关键点第32页,共3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感谢大家观看第33页,共3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关于如何读懂古诗送虢州王录事之任独孤及谓子文章达,当年羽翼高。一经俄白首,三命尚青袍。未遇须藏器,安卑莫告劳。盘根倘相值,试用发硎刀。第2页,共3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从题目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然而本诗自始至终没有一句直写离情别绪,而送别之情却蕴含其中。B.首联中“羽翼”是比喻,“羽翼高”是说王录事志向高远,希望位至宰辅,与下文他久居低位形成对比。C.颔联中的“青袍”是唐朝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与《琵琶行》中“青衫湿”中的“青衫”含意相近。D.“盘根”喻难办之事,“发硎刀”喻其杰出才干,尾联的意思是希望友人到任后能施展才华,取得良好政绩。E.本诗主要运用叙述和议论相结合的手法来抒情达意,全诗语言直白浅显,而其抒发的情感却强烈动人。2.这首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答案1.BE(B“希望位至宰辅”于诗无据。2分)(E“语言直白浅显”错,语言不全是直白浅显的,多处运用比喻,委婉含蓄)2.①赞美:首联赞美了王录事文采出众,有杰出才能;②同情:颔联对其长期不能升迁的同情安慰;③劝诫(忠告):颈联劝诫他勿露锋芒,安于低位;④希望(鼓励):尾联鼓励其不辞辛劳,建功立业。第3页,共3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读懂诗歌的一些方法1、抓标题,找准理解的切入点。????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它或显示诗歌题材,暗示诗歌内容,或奠定情感基调或点明主旨。第4页,共3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例如:诗题重要信息《咏素蝶诗》《鹊桥仙·七夕》《征人怨》①交代了写作对象(素蝶);②点明了诗的类别(咏物诗);③暗示了写作手法(托物言志)。①交代了写作对象、内容(七夕)或写作缘由(因七夕而写);②暗示了写作内容和情感(写夫妻相思相聚)。①交代了写作对象(征人);②揭示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怨);③暗示了诗的类别(边塞诗)。第5页,共3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诗题重要信息《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梦游天姥吟留别》①交代了写作缘由(左迁)、地点(蓝关)和特定读者(侄孙湘);②暗示了诗的类别(贬谪诗)。①交代了写作内容(梦游天姥);②交代了写作目的(留别);③交代了诗的体裁(古体诗);④暗示了写作手法(浪漫主义手法)。第6页,共3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卷别标题蕴含信息2015·全国新课标卷Ⅱ《残春旅舍》①点明了时间(残春);②点明了地点(旅舍);③暗示了诗歌的感情基调(残)。2015·福建卷《秋夜纪怀》①点明了时间(秋夜);②交代了写作目的(纪怀)。2014·全国大纲卷《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①点明了地点(南溪);②交代了写作缘由(寻);③提示了写作对象(常山道人隐居)。2014·广东卷《望江怨·送别》①交代了诗歌的题材(送别诗);②暗示了作品的感情基调(怨)。第7页,共3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即时应用]1.《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一诗,从标题上来看,交代了哪些内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①交代了写作缘由和内容(竹窗闻风);②交代了写作目的(怀念远方之人);③暗示了诗的感情基调和类别(怀人诗)。第8页,共3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带着标题去读诗有些标题并不一定蕴涵着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