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同等学力:教育学复习简答题(三).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2013 年同等学力:教育学复习简答题(三)
18.教育有哪些基本属性?
答:(1)教育的社会性是教育这一永恒社会现象的根本属性。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主要通
过语言和文字来进行,而语言和文字都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在原始社会,教育还不曾从其他社会活动中分
化出来,而与生产劳动这种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教育自从其他社会活动中分化出来后,担负起独立的社会
职能,成为专门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和培养人的活动,最终目的是使人社会化。
(2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是教育社会性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指教育受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水
平的制约,同时也受到社会文化传统和人口等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这种制约是客观地存在,只有认识它,才能把握教育发展
和改革的规律,教育本身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教育也才能更好地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服务,促进社会的进步。
(3 )教育的生产性表现为以下几点: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②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③教育促进科学技
术的发展,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4 )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从而表现出教育的历史性。
(5 )在阶级社会里,教育是阶级性是教育的社会性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一定的教育反映一定阶级的要求并为它服务,政治上
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利用教育巩固其统治地位;被统治阶级也要利用教育争取本阶级的利益。但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总是牢牢
地掌握着教育的领导权,并利用它传播统治阶级的思想。
(6 )教育的民族性一般指民族传统与特点在教育上的反映。教育的民族性所体现的是适合时代发展的民族的优秀传统与特点。
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是丰富和发展教育民族性的必要条件。
(7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和能动性。不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同样不能很好地说明教育的发
展变化过程,以及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最主要表现为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的发展与
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完全是同步的。教育的发展依存于社会存在的发展,这是从根源上和发展的总趋势上说的,是从主导方面
讲的。但在一定阶段,教育发展的某些方面或某些环节,会表现出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的现象。教育的
相对独立性还表现为教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继承性上,具体表现:①教育内容的继承②教育方式的继承③教育理论与教育经验
的继承。
/
认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对理解教育的作用和发展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分析研究教育问题材时,不能仅仅从社会的政治、
经济等方面去考察,还必须从教育内在、特有的规律性去考察,更不能简单地照搬解决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方法去解决教育问
题。这不仅不利于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当然,教育的独立性毕竟是相对的,我们既反对抹煞
教育相对独立性的形而上学的机械论,又反对把这种独立性绝对夸大的历史唯心主义。
19.教育的文化功能
答:(1)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教育传递着文化,它使新一代能迅捷、经济、高效地占有人类创造的精神文化财富的精华,
迅速成长为 “文化人” 。与此同时,教育将人类的精神文化财富内化为个体的精神财富,教育也就具有了保存文化的功能。
(2 )传播—丰富文化的功能:文化的传播,一般指某一社会文化共同体的文化向另一社会文化共同体的传输过程,是单向的;
而文化的交流,则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文化构同体的文化相互传播,是双向的或多向的。文化的交流,对于双方都是自我超越的
过程。教育作为传播—交流文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也就具有了丰富文化的功能。
(3 )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就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去糟取精。教育要对“文化”进行筛选,把“过
滤” 了的文化传递给下一代,以促进文化的进步和发展。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是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的内在机理,因而教育对文
化也具有提升的功能。
(4 )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教育是文化结构中的一个能动的要素。教育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虽不像前三项功能那样直接,
然而它却能立足上述功能,创造并更新文化。
20 .文化与教育的共生关系
答:(1)人是文化动物,这是一些学者从文化学的角度对人所下的定义(2 )“人是文化产物”,无疑深刻地隐含着“文化本身是
一种教育力量”这一思想(3 )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