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观与就业技巧-幼师学校就业指导教师供.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就业观与就业技巧-幼师学校就业指导教师供
择业技巧 一、就业信息的收集 (一)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 1、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就业信息网发布的信息 2、高校组织的校园“双选”招聘会 3、通过国家主管部门、劳动人事部门获得信息 4、通过人才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和职业介绍服务机构获得信息 5、通过社会媒体获得信息 6、通过网络获得信息 7、通过社会实践、参观调查获得信息8、通过亲朋好友介绍获得信息 9、通过发布求职广告、电话联系或亲自拜访获得信息 (二)就业信息的鉴别和处理 1、鉴别和处理的方式 (1)整理信息。 (2)辨别信息。 (3)挑选信息。 2、鉴别和处理信息应注意的问题 (1)用人单位的名称。 (2)用人单位联系方法。 (3)用人单位需要的专业、使用意图,具体工作岗位。该信息必须明确,不能含糊其辞。 (4)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具体要求必须明确;看用人单位招聘的是大学、大专、中专,还是无限制的,来决定自己要不要应聘和可不可应聘。 (5)用人单位的综合规模、整体规划、发展前景、地理环境、企业文化等;这些信息可以看出用人单位的规模、实力和优势。 (6)用人单位的福利待遇(包括工资、福利、奖金、住房等)。 (7)在与用人单位达成一致性协议之前,应对其做好充分详实的调查和了解,以免铸成大错。 (8)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应有时间限制。常年发布同样的信息,就应警惕它的可靠性。 3、选择使用信息时应注意的问题 (1)综合分析自己的实力 第一,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是否具有竞争力。 第二,综合素质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 第三,兴趣爱好是否适合职业要求。 (2)明确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二、求职方式的选择 (一)大学生就业的方式 自实行“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以来,大学生实际上被推到了市场化就业的轨道,其主要形式为合同就业、定向就业、灵活就业、升学等多种就业方式。 (1)合同就业: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通过双向选择签定劳动合同,实现毕业生就业。 (2)定向就业:在学生入学前或之后,由学校与用人单位签订委托培养协议,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定向培养。学生毕业后成绩合格者,可进入该用人单位工作。 (3)灵活就业:包括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和其他灵活就业形式。 (4)升学:包括专科毕业生升本科,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或考取第二学士学位深造。 (二)大学生就业市场 1、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类型和形式 从举办的单位来分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单个学校举办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招聘会、洽谈会),它是针对本校毕业生的专业特点和服务行业,邀请与其密切相用人单位参加,主要为本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的市场。 (2)学校联办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它是指两所或两所以上的高校联合举办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主要是为克报就业市场规模小、单位少、效能差而实行的强弱联合或强强联合。 (3)企业自办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它是由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举办的、以招聘本企业所需毕业生的就业市场。 (4)政府主管部门或人才中介机构主办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是由省、市、区主管毕业生就业的部门组织各高校所设立的大芒生就业市场;二是由地方人事主管部门或人才中介机构所设立的人才市场。 就双选会的形式来看有:网上双选会大,校园招聘会,专场招聘会,综合性招聘会。 2、建立大学生市场就业意识 从大就业的角度看,我国实行的是“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政策。具体对高校毕业生实行的是“市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两者都是以市场为基本的劳动力配置方式,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劳动者自主择业,因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式。 三、求职材料的准备 求职材料又叫自荐材料。准备自荐材料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使用人单位能够对自己感兴趣,最终被录用。 自荐材料一般包括以下材料: 1、求职信。是用来向某一单位求取一份工作的信涵。 2、个人简历。所谓简历就是概括介绍毕业生个人基本情况,并对个人的技能、成就、经验、教育程度、求职意向作一个简单的总结。 3、学校推荐表或推荐信。一般由学生所在院系填写推荐意见,因为是组织对学生的全面评价,招聘单位一般是比较重视的。 4、学习成绩单。这是反映毕业生大学学习成绩的证明,应由各院系教学部门填写、盖章。 5、各种证书及其复印件。如外语、计算机等级证书,各种荣誉证书,获奖学金以及各类竞赛的证书或驾照等。 6、参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的鉴定材料。 7、有关科研成果证明及在报刊发表的文章及其复印件等。 四、面试技巧 (一)面试前的准备 1.信息准备。 2.材料准备。 3.仪表准备。 4.心理准备 (二)面试礼仪 一是服饰要得体。 二是要遵守时间。 三是表情要自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