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儿推拿穴位及手法.ppt

发布:2024-05-01约1.21万字共5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脾-肾【位置】手掌面,拇指根至小指根,沿手掌边缘成一弧形曲线。

【操作方法】运法:用拇指或中指端自拇指根沿手掌边缘,经板门,鱼际交运至小指根,称运土入水,反向运称运水入土。

【次数】100~300次。

【功用】运土入水:清热化湿,利尿止泻。运水入土:健脾助运,润燥通便。

【主治】纳呆,呕吐,腹胀,腹泻,便秘,痢疾,小便赤涩等。【临床应用】运土入水属清泻法,可治疗新病,实证。运水入土属调补法,可治疗久病顽病。第31页,共5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总筋(总位,总心,内窝风)【位置】手掌面,掌后腕横纹中点。【操作方法】

1.揉法:用拇指或中指端揉本穴,称揉总筋。

2.掐法:用拇指甲掐本穴,称掐总筋。【次数】揉法:100~300次。掐法:3~5次。

【功用】清心泻热,散结止痉。

【主治】惊风,抽搐,夜啼,口舌生疮,发热烦躁,潮热,牙痛等。【临床应用】用本穴治疗热性病时,多用掐法。第32页,共5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十宣(十王)【位置】十指尖指甲内赤白肉际处。【操作方法】掐法:用拇指甲掐本穴,称掐十宣。

【次数】3~5次。

【功用】醒神开窍。

【主治】惊风,高热,昏厥等。

【临床应用】本穴主要用于急救,常治疗神志病的重证,多与掐老龙,掐鱼际交,揉百会等合用,遇高热惊厥时,可用三棱针刺破本穴放血第33页,共5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老龙【位置】中指根正中点后1分处。

【操作方法】掐法:用拇指甲掐本穴,称掐老龙。【次数】3~5次。

【功用】醒神开窍。

【主治】惊风,昏厥,抽搐。

【临床应用】本穴主要用于急救,常治疗神志方面的急、重证,多与掐十宣,掐左右端正,按百会等合用。第34页,共5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扇门【位置】手背,中指掌指关节两侧凹陷中。【操作方法】

1.掐法:用两拇指甲掐本穴,称掐二扇门。

2.揉法:用单手食、中两指端,或两拇指桡侧偏峰按揉本穴(宜重而快),称揉二扇门。【次数】掐法:3~5次。揉法:30~50次。

【功用】发汗解表,定惊安神。

【主治】身热无汗,受寒身痛,惊风抽搐,昏厥等。第35页,共5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窝风(乙窝风)【位置】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中。【操作方法】

1.揉法:用中指或拇指端重揉本穴,称揉一窝风。

2.掐法:用拇指甲掐本穴,称掐一窝风。

【次数】揉法:100~300次。掐法:3~5次。

【功用】温中行气,止痛散寒,安神镇静。

【主治】腹痛,肠鸣,关节痹痛,伤风感冒,无汗身痛,惊风,昏厥,抽搐等。第36页,共5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关【位置】前臂桡侧,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操作方法】推法: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二指面自腕推向肘,称推三关。【次数】100~300次。

【功用】温阳散寒,发汗解表,补益气血。

【主治】一切寒证。风寒感冒,腹泻,腹痛,斑疹白,疹出不畅,病后体弱,阳虚肢冷,痿证等。【临床应用】用本穴治疗虚寒诸证效果较好,可配以补脾经,揉丹田,捏脊等。用本穴透疹时,宜久久推之。推本穴时,可连及脾经一起操作,可以加强补益作用。第37页,共5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天河水【位置】前臂正中,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操作方法】

1.推法:用食、中二指面自腕推至肘,称清天河水。如自内劳宫开始推至肘,称大清天河水。

2.弹打法:用食、中二指自总筋处一起一落弹打直至曲泽,同时可口吹气随之,称打马过天河水【次数】推法100~300次。弹打法:3~7次。

【功用】清热解表,泻火除烦。【主治】一切热证。外感发热,内伤发热,阴虚潮热,烦躁不安,口渴,弄舌,重舌,惊风,口舌生疮等。

【临床应用】打马过天河水的清热作用大于大清天河水,大清天河水的清热作用大于清天河水,清天河水清热而不伤正,不伤阴,故可治治疗一切热证。第38页,共5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六腑【位置】前臂尺侧缘,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操作方法】推法:用拇指或食、中二指面自肘推至腕,称退六腑。【次数】100~300次。

【功用】清热,凉血,解毒。

【主治】一切实热证。高热,烦渴,惊风,鹅口疮,重舌,木舌,咽痛,肿毒,热痢,便秘,痄腮等。

【临床应用】本穴善治实热证,常与推脊柱,清肝经等配合使用。退六腑与补脾经,或推三关合用(一凉一热)有调和阴阳及气血的作用。第39页,共5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推法【操作方法】

1.直推法以拇指桡侧或指面,或食、中二指面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称直推法。2.旋推法

以拇指面在穴位上作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推动,称旋推法。3.分推法

以两手拇指桡侧或指面,或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