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pdf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第1页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06-2007级培养方案2009年10月20日版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
合能力,从事电力系统及电气装备的运行与控制、研制开发、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
析、以及电力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经济管理和计算机应用等工作的与国际接轨、并具有
知识创新能力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具有求是创新精神和国际竞
争力的未来领导者。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等方面的技术基础和专业
知识。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
系统结合、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学生接受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
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电力系统及电气装备的运行、研发及管理的综合能力。
本专业设两个模块课程,学生可任选其一修读。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
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
息处理、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理论与应用等;
3、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具有良好的文献检索与阅读能力,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5、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
计算方法、工程电磁场与波、信号分析与处理、电机学、控制理论、微机原理与应用、
电力电子技术、电器原理与应用
模块1: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暂态分析、发电厂电气系统、高电压技术、继电
保护与自动装置、电力技术经济基础、电力信息技术
模块2:电气装备CAD技术、电气装备建模与分析、机电运动控制系统、电气装备计
算机控制技术、现代驱动技术、自动控制元件
教学特色课程
双语教学课程:DSP在运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直流输电、电力系统运行于控制、机电
一体化技术Matlab与机电系统仿真、现代永磁电机理论与控制、可编程
控制器系统
原版外文教材课程:机电一体化技术
研究型课程:直流输电、直线电机理论与应用、电机计算机控制系统、电力电子技术在
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讨论型课程:自动控制元件
计划学制4年
毕业最低学分160+4+5
16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第1页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第2页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06-2007级培养方案2009年10月20日版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辅修专业说明
辅修专业:30学分,其中必修20.5学分标“**”号的课程,选修9.5学分,在标注“*”
号和模块课程中选。
双专业/双学位:70.5学分,其中修读“大类课程”中标“**”号课程15.5学分,修读
“专业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