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简述领导决策与用人.doc

发布:2018-11-21约1.53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简述领导决策与用人 毛泽东主席曾说:领导者得责任,就是出主意、用干部。也就是说领导的实质一是决策,二是用人。决策水平的高低,用人效果的好坏,不仅反映了领导者的个人素质和能力,而且决定着整个组织的发展走向。决策是一门科学,是建立在丰富实践经验和深厚理论基础之上的科学管理思维能力。领导者要善于总结经验,善于对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进行理性思考,深入研究分析自己或他人的成败得失及其成因、环境、过程等,从中借鉴经验、摒弃教训,避免重蹈覆辙。经验总结是基础,决策能力的提高必须借助理论修养。领导者要加强理论特别是哲学学习和积累,提高自己对客观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培养自己思维过程的广阔性、深刻性、独创性、逻辑性等能力,增强自己对复杂情况的鉴别能力和应变能力,防止决策失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领导者必须培养具备创新型思维,在认识、总结、提高到再认识、再总结、再提高的辩证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并运用到具体的决策实践之中去。在经验中提炼,在实践中升华,在思想上飞跃是领导者提高决策能力的必由之路。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的必然要求。只有充分了解和熟悉实际情况,掌握大量、准确及时的信息才能通过归纳、整理、比较、选择,按照科学的程序作出正确的决策;没有调查研究的决策是盲目的决策,是产生不了积极效果的决策。 ?发扬民主、善于集中是领导者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原则。发扬民主,是集思广益的过程,是博采众长的过程;包打天下的英雄领导只能演变成独裁,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民主是过程,集中是目的,是展现领导者智慧和魄力的巅峰时刻;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在决策的关键阶段必定善于集中不同意见,勇于拍板定案。 ?权衡得失,利害取舍是决策过程考验领导能力的重要尺度。领导者必须培养全局意识,树立大局观念,活用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的最优化原则,在纷繁复杂的局势中作出准确、有效、务实的决策。 用人是一门艺术,闪现着领导者的智慧之光,往往成为领导者领导过程的神来之笔。知人善用是用人之本,不浪费一个人才、误用一个庸才也许过于理想化,但把合适的人用到合适的位置并不难。这一点汉高祖刘邦的心得最深:运筹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有子房;镇国家,抚百姓,不绝粮饷,吾有萧何;连百万之兵,攻必取、战必胜,吾有韩信。此三子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得天下者也。从刘邦得意洋洋的炫耀中不难看出,对张良、萧何、韩信三人的知人善用是汉王朝的致胜法宝,刘邦一生的经典之作就是用对人、用好人、用活人。 ?人尽其才是用人的科学法则。日本企业管理者把高层、中层、基层人员的使用要求按技能和思维标准分类:高层人员以思维为重、技能为辅,基层人员以技能为主、思维为次,中层人员思维技能两相平衡。应该说这是一种非常科学的用人观。人们常常津津乐道德才兼备,现实情况却要求领导者用人时按具体需要对德与才进行权衡。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是用人的一大境界。信任是基础,是用活人的催化剂,没有信任就没有用人的理想效果。掣肘之举是卑俗的,到头来很可能两败俱伤,比之如洪秀全对石达开;科学的做法应该是用制度、程序规范约束用人过程中可能的消极因素,诸如利用庸人集团、第三只眼(耳目制度)等等大事之举。宁让一个人管多个事、不让多个人管一个事是用人不疑的最好诠释。用人的最大痼疾是任人唯亲,这颇有些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味道;无论亲疏一视同仁体现出领导者的人格魅力,举贤不避亲反映了领导者的豁达与坦荡。 ?兵法云:三军之众,百万之师,张设轻重,在于一人。这个一人,就是集决策智慧和用人艺术于一身的领导,是克敌制胜的关键。 ?决策与用人,是科学也是艺术,是领导者领导才能的标志经济与社会的迅速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