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遥感原理与图像处理复习资料111.doc

发布:2016-01-13约8.28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程名称: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 一、单项选择题(15题,每题2分,共30分) 断题 (5题,每题1分,共5分) 三、名词解释(2题,每题3分,共6分) 六、论述题(共15分)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是遥感的优势的一项:D ) A、周期性强、宏观性好 B、人为因素少,能客观地反映地表状况、信息量大 C、与传统资源调查方法相比工作效率高,费用成本低 D、技术含量高,可以精确的反映地表状况,完全可以代替地面上人手的调查。 2、关于遥感技术系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收集记录和传送遥感信息的装置是传感器 B、遥感平台包括从地面、航空到航天的各种搭载传感器的工具或平台。 C、遥感数据接收处理系统与遥感平台、传感器是决定遥感技术应用成败的三个主要技术因素。 D、分析解译系统不属于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部分。 3、下面关于遥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遥感是新兴的一门技术,它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国民生产的各个领域。 B、人的视觉行为就是遥感的过程,人的眼睛是世界上最好的遥感器。 C、遥感探测的媒介质主要是电磁波。 D、遥感的历史起源于美国1972年发射LANDSAT。 4、下面关于遥感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A、1999年美国发射IKNOS,空间分辨率提高到1米。 B、加拿大发射RADARSAT卫星是世界上唯一携带SAR的遥感卫星。 C、1986年法国发射SPOT-1,它的各波段图像的分辨率是10米。 D、1999年10月14日中国成功发射资源卫星1号,它是我国独立研发的陆地资源卫星。 5、关于电磁波的说明不正确的是:A、电磁波是横波。 B、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 C、电磁波通过变化的电场与变化的磁场相互激发、交替产生来进行传播的。 D、太阳光的相位信息是遥感技术中待开发的重要信息. 6、关于电磁波谱的说明不正确的是:A、太阳光实际上是由许多波长的电磁波混合而成的。 B、频率对应着波长,所以说某种电磁波的频率也就是告诉了它在真空中的波长 C、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的成因是不同的,它们的粒子性和波动性也有差异 D、可见光只是电磁波谱中非常狭窄的一部分,所以在太阳的电磁辐射中它们所占的能量份额最小。 7、对于不同波段的遥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微波遥感的优势在于它的全天候和穿透性。它是洪涝灾害监测的有力手段。 B、可见光遥感依然是最重要的遥感工作波段,它获得的遥感信息被广泛的应用于地物分类、识别等。 C、热红外遥感是获得地表温度的主要手段,它的理论基础是瑞利—金斯定律。 D、近红外遥感是植被调查的有效手段,它不仅可以敏感的得到植被覆盖信息,还可以得到植被健康状况的信息,为作物估产、农业防灾提供及时的信息。 8、对于大气窗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气窗口是一种比喻,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B、阻挡电磁波穿过大气层的原因有大气对电磁波的反射、散射。 C、如果计划进行森林火灾的遥感,必须选用3.5—5.5μm的中红外窗口。 D、进行遥感工作波段选择的时候必须考虑的两个问题就是地物电磁波谱特征和大气窗口,要取适合两者的交集。 9、关于遥感平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遥感平台的运行状态决定着遥感影像的波谱分辨率。 B、遥感平台的高度影响着遥感影像的地面分辨率。 C、绝大多数的资源卫星都集中在800-1000KM的高度上。 D、遥感平台只是遥感技术系统中一个辅助设备,不对遥感影像产生直接影像。 10、Landsat 7是美国1999年4月 15日发射的一颗轨道高度为705.3 km的近极轨陆地资源卫星,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的中巴资源一号卫星的高度是778公里 ,这会导致我们的卫星影像空间分辨率比 Landsat的稍高一些。 B、法国SPOT卫星的飞行高度是832km,可见它获得的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一定比LANDSAT的低。 C、大部分的通讯卫星都是极轨或近极轨卫星。 D、理论上讲极轨卫星可以覆盖全球,近极轨卫星可以覆盖除两极之外的大部分地球表面。 11、大气窗口是指 A、没有云的天空区域 B、电磁波能穿过大气层的局部天空区域 C、电磁波能穿过大气的电磁波谱段 D、没有障碍物阻挡的天空区域。 12、图像灰度量化用6比特编码时,量化等级为。 ①32个 ②64个 ③128个 ④256个。 13、关于遥感影像的失真、畸变和校正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遥感影像的失真和畸变既有遥感器自身的原因,也有大气、地形、平台运行状态和投影的原因。 B、辐射校正中消除大气影响的工作被称作大气校正或大气订正。 C、几何校正不一定选择地面控制点(GCP),可以根据一定的校正算法作空间变换。 D、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