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11日常检查考核制度.doc

发布:2017-07-13约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安全生产检查的管理,及时发现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隐患,并及时整改,对整改不到位或拒不整改的责任人员和责任部门给予相应处罚,特制定本考核办法。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 4.3.1 本考核办法中涉及直接责任人的具体考核细则的内容,参照《安全生产日常检查考核细则》执行。 4.3.2 责任部门的主要领导负连带责任,参照日常检查月度考评总额的30%给予处罚。 4.3.3 责任部门安全员采取百分制考核办法,满分100分,发放安全奖每分1元: 4.3.3.1 月度发生D类以上安全事故,扣罚当月安全奖; 4.3.3.2 安全检查分值70分; 4.3.3.3 隐患整改分值30分; 4.3.3.4 对于不在《检查考核细则》检查内容以及处罚标准的,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新增或更新。 4.3.4 生产管理部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之日起一周后,未按期整改到位又无正当理由的,按原考核金额的200%处罚,第二周仍未整改的按原考核金额的400%处罚,情节严重的经公司领导研究后另作处理。 4.3.5 检查发现隐患无法落实具体责任人的属于部门安全责任,追究部门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和部门安全员的考核责任。 4.3.6 本制度由负责解释。 本制度自之日起实行。 检查 项目 检查内容 隐患处罚 (元/次) 1 消防设施 消防通道不能堵塞 10 2 消防门完好符合规定要求,不能上锁 10 3 灭火器在有效期内 20 4 灭火器压力在合格范围内(指针不能指向红色区域) 20 5 灭火器无破损(无压把失灵、胶管老化、罐体锈蚀现象) 20 6 灭火器箱、消火箱无损坏(含门锁、玻璃、框架等) 10 7 消防龙带无老化(含腐蚀、开裂等) 20 8 龙带喉箍夹持牢固(含喉箍或钢丝锈蚀、老化) 20 9 消防龙带遗失 20 10 灭火器遗失(含灭火箱遗失) 20 11 消防灭火枪头无损坏(含枪头破损、配件不齐) 20 12 消防龙带盘卷方式正确 10 13 消防器材有编号、有监管、有人员定期检查签字 10 14 机械设备 设备传动部分防护罩(栏)缺损或未关好不得开车操作 10 15 进入机械设备内检修运转部件,设专人监护 10 16 不得任意开动非本人操作的设备和车辆 10 17 不得超限(如超载、速度、压力、温度、期限)使用设备 10 18 设备上有安全装置(如安全照明、信号、防火、防爆装置和警示标志、显示仪表等),不得擅自拆除或在开车时弃之不用 20 19 不得开动情况不明的电源或动力源开关、闸、阀等 20 20 机械传动部位有防护罩 20 21 电气作业 检修带电设备时,办理停供电手续,并悬挂警示牌 20 22 按规定进行审批使用临时电源线 10 23 检修高压线路或电气设备时,按规定采取防护措施 20 24 潮湿地面、容器内或金属构架内使用双重绝缘的电动工具工作 20 25 防水部位的电动机、闸刀有防水措施 10 26 电闸不得用铜丝、铁丝代替保险丝 20 27 电源线、插座、插头应符合安全规定 10 28 绝缘防护鞋、防护手套定期检验,有检测标签 10 29 起重设备 货梯不得载人运行 10 30 行车设有门联锁和舱口联锁装置,并且性能良好 20 31 行车工按规定进行班前检查,及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10 32 行车的限位器、缓冲器等各类安全防护装置齐全有效 20 33 行车司机作业按规定明铃 10 34 锅炉、压力容器等 容器内作业时要使用通风设备,有人监护 20 35 非岗位人员不得在危险、要害、动力站区域内逗留 10 36 焊割封闭容器和管道采取有效安全措施 20 37 设备运转及检验按规定记录 10 序 号 检查 项目 检查内容 隐患处罚 (元/次) 38 氧气瓶、乙炔瓶距离负荷要求 10 39 劳动防护 工作服穿戴符合规范。无赤膊、穿背心、衣襟敞开、穿拖鞋等 10 40 旋转机械作业、高处作业戴安全帽,头发置于帽内 10 41 电焊、气焊作业戴护目镜或使用防护面罩,穿绝缘鞋 10 42 电气作业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 20 43 操作旋转机床、砂轮机不准戴手套 20 44 高处作业戴安全带 20 45 其他危险场所按要求使用防护用品和用具 20 46 加工工件有颗粒物飞溅的场合,戴防护眼镜 10 47 现场作业防护措施 危险作业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制定安全防护措施,设专人监护 20 48 多工种、多层次同时作业,现场安排人员进行指挥和监护 10 49 物件堆放不超高,稳妥,按定置摆放、不占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