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通信电子线路试卷A答案.doc

发布:2017-03-24约3.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北京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第一学期 考试试卷 教学中心: 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学习形式: 网络教育 年级: 2013(秋)进修 层次: 专升本 专业: 通信工程 考试课程: 通信电子线路 (A卷) 考试形式: 闭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通信系统由输入变换器、 发送设备 、 信道 、 接收设备 以及输出变换器组成。 2.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的最佳工作状态是 临界工作状态 ,这种工作状态的特点是输出功率最大 、 效率较高 和 集电极电流为尖顶余弦脉冲波 。 3.石英晶体振荡器是利用石英晶体的 压电和反压电效应 工作的,其频率稳定度很高,通常可分为 串联型晶体振荡器 和 并联型晶体振荡器 两种。 4.调幅波的几种调制方式是 普通调幅 、 双边带调幅 、 单边带调幅 和 残留单边带调幅 。 5.在大信号包络检波器中,若电路参数选择不当会产生两种失真,一种是 惰性失真 ,另一种是 负峰切割失真 ;两种失真分别产生的原因是 RL、CL选得太大,放电太慢,跟不上输入信号包络线的变化和检波器交、直流负载电阻不等造成的。 6.为了有效地实现基极调幅,调制器必须工作在 欠压 状态,为了有效地实现集电极调幅,调制器必须工作在 过压 状态。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为了有效地实现集电极调幅,调制器必须工作在哪种工作状态( C ) A.临界 B.欠压 C.过压 D.任意状态 2. 石英晶体谐振于并联谐振频率fp时,相当于LC回路的( B ) A.串联谐振现象 B.并联谐振现象 C.自激现象 D.失谐现象 3.判断下图是哪一类振荡器( C ) A.考毕兹电路 B.哈特莱电路 C.西勒电路 D.克拉泼电路 4.谐振功率放大器与调谐小信号放大器的区别是( C ) A.前者比后者电源电压高 B.前者比后者失真小 C.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在丙类,调谐放大器工作在甲类 D.谐振功率放大器输入信号小,调谐放大器输入信号大 5.如下图a、b、c、d所示电路。R、C为正常值,二极管为折线特性。能完成检波的电路是( C )。 6.石英晶体振荡器的主要优点是( C ) A.容易起振 B.振幅稳定 C.频率稳定度高 D.减小谐波分量 7.无线通信系统接收设备中的中放部分采用的是以下哪种电路( A ) A.调谐放大器 B.谐振功率放大器 C.检波器 D.鉴频器 8.若载波uC(t)=UCcosωCt,调制信号uΩ(t)= UΩsinΩt,则调相波的表达式为 ( A ) A.uPM(t)=UCcos(ωCt+mPsinΩt) B.uPM(t)=UCcos(ωCt-mPcosΩt) C.uPM(t)=UC(1+mPsinΩt)cosωCt D.uPM(t)=kUΩUCcosωCtsinΩt 9.某超外差接收机的中频fI=465kHz,输入信号载频fc=810kHz,则本振信号频率为( C ) A.2085kHz B.1740kHz C.1275kHz D.1075kHz 10.无论是调频信号还是调相信号,它们的ω(t)和φ(t)都同时受到调变,其区别仅在于按调制信号规律线性变化的物理量不同,这个物理量在调频信号中是( C ) A.ω(t) B.φ(t) C.Δω(t) D.Δφ(t) 11.关于间接调频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B ) A.先对调制信号微分,再加到调相器对载波信号调相,从而完成调频 B.先对调制信号积分,再加到调相器对载波信号调相,从而完成调频 C.先对载波信号微分,再加到调相器对调制信号调相,从而完成调频 D.先对载波信号积分,再加到调相器对调制信号调相,从而完成调频 12.放大器的噪声系数NF是指( A ) A.输入端的信噪比/输出端的信噪比 B.输出端的信噪比/输入端的信噪比 C.输入端的噪声功率/输出端的噪声功率 D.输出端的噪声功率/输入端的噪声功率 13.鉴频特性曲线的调整内容不包括( B ) A.零点调整 B.频偏调整 C.线性范围调整 D.对称性调整 14.某超外差接收机接收930kHz的信号时,可收到690kHz和810kHz信号,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