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读书笔记(15篇).docx
儒林外史读书笔记(15篇)
儒林外史读书笔记1
《儒林外史》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一部教育读物。小说中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弊端和文人士子的思想观念,对读者进行了深刻的启示和教育。
小说中的孔乙己是一个善良、朴实、乐观的人,他用自己的善良感化了周围的`人,成为了大家心中的好人。他的形象激励了读者要坚持善良、乐观的人生态度,对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小说中的邢世珍则是一个虚伪、自私、贪婪的人,他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惜伤害他人,最终落得个恶果。他的形象警示了读者要珍惜自己的良心和道德底线,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伤害他人。
儒林外史读书笔记2
主要内容
成老爹来找虞华轩,说乡下有分田地,因方家作威作福,不想卖给方家,虞华轩答应要买。并要留下成老爹吃饭,成老爹说有很多事要办并说后日方家要请他吃饭。虞华轩打听到成老爹在说大话,替方家做了一张假请帖送给了成老爹,戏弄了成老爹一回。县里的节孝祠建好后方家、彭家、余家、虞家都要送故去的女性老人的牌位到祠里。因方、彭两家势大,四里五乡的人都跟在方彭两家的队伍后面随队而行,包括虞、余两家的本家亲属。而虞、余两家送牌位的只有寥寥几个人,冷冷清清。方彭两家在祠里大摆筵席时,虞,余两家凑成一桌将就吃了点酒食。
一、好词摘抄。
1.非同小可:形容情况严重或事情重要,不能小看。
2.垂头丧气:非常失望或沮丧的神情。
3.冷冷清清:死气沉沉;冷落、凄凉、寂寞。
4.觥筹交错: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场面。
5.笑容可掬:形容满脸堆笑的样子。
6.愁眉苦脸:形容愁苦的神情。
二、好句摘抄及赏析。
1.五河的风俗,说起那人有品行,他就歪着嘴笑;说起前几十年的世家大族,他就鼻子里笑,说那个人会做诗赋古文,他就眉毛都会笑。
2.问五河县有甚么山川风景,是有个彭乡绅;问五河县有甚么出产希奇之物,是有个彭乡绅;问五河县那个有品望,是奉承彭乡绅;问那个有德行,是奉承彭乡绅:问那个有才情,是专会奉承彭乡绅。
3.那元宝在桌上乱滚,成老爹的眼就跟这元宝滚。
4.成老爹交了钱粮,晚里回来看见帖子,自心里欢喜道:“我老头子老运亨通了!偶然扯个谎,就扯着了,又恰好是这一日!”欢喜着睡下。
5.虞华轩把成老爹请到厅上坐着,看见小厮一个个从大门外进来,一个拎着酒,一个拿着鸡、鸭,一个拿着脚鱼和蹄子,一个拿着四包果子,一个捧着一大盘肉心烧卖,都往厨房里去。
6.成老爹越吃越饿,肚里说不出来的苦。看见他们大肥肉块、鸭子、脚鱼,夹着往嘴里送,气得火在顶门里直冒。他们一直吃到晚,成老爹一直饿到晚。
7.他们这样相厚,我前日只该同了方老六来。若同了他来,此时已同公子坐在一处。如今同了你,虽见得太尊一面,到底是个皮里膜外的.帐,有甚么意思!
8.八房里堂弟是个穷秀才,头戴破头巾,身穿旧烂衫,出来作揖。
9.他家租了一个破亭子,两条扁担,四个乡里人歪抬着,也没有执事。亭子前四个吹手,滴滴打打的吹着,抬上街来。虞华轩同他堂弟跟着,一直送到祠门口歇下。远远望见也是两个破亭子,并无吹手,余大先生、二先生弟兄两个跟着,抬来祠门口歇下。
10.须臾,街上锣响,一片鼓乐之声,两把黄伞,八把旗,四队踹街马,牌上的金字打着“礼部尚书”、“翰林学士”、“提督学院”、“状元及第”,都是余、虞两家送的。执事过了,腰锣,马上吹,提炉,簇拥着老太太的神主亭子,边旁八个大脚婆娘扶着。
11.权卖婆一手扶着栏杆,一手拉开裤腰捉虱子,捉着,一个一个往嘴里送。
12.成老爹冷笑道:“你八房里本家穷的有腿没裤子,你本家的人,那个肯到他那里去?连你这话也是哄我顽,你一定是送方老太太的。”
儒林外史读书笔记3
《儒林外史》是我国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吴敬梓以夸张辛辣的手法描写了不同层次的知识分子的不同心态,展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制度下,文人穷极一生只为模仿八股文,以便考中飞黄腾达,除此之外什么也不知道的愚昧心理。
作者吴敬梓出自书香世家,本来是极其相信科举制的,但死板木讷的八股文和族兄好友的经历让他渐渐失望,原来所谓的科举制只是帮助读书人构建自己的关系网,腐败不堪,到了晚年,吴敬梓从绝望走向清醒,写出了《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通过辛辣的讽刺,以笔为刀,刻画了一系列丑恶的人物。如范进,从黑发垂髫到花甲之年考了二十余次仍然不中,终于他中举了,却又因为过度兴奋“痰迷心窍”发疯,丑态百出。如匡超人,他原来孝顺勤快,是个继承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淳朴青年,但在疯狂追逐名利富贵的世风和腐朽科举制度的荼毒下,他追名逐利,卖友求荣,忘恩负义,甚至停妻再娶,渐渐从一个老实淳朴的青年变成不择手段的势利小人。
但在讽刺之余,吴敬梓还包含了对灰暗社会的期望,如开篇描写的王冕,他淡泊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