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工电子学》课件第4章.ppt

发布:2024-12-13约1.16万字共13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R=10Ω时,方程的特征根为

显然,电路属于欠阻尼情况。根据式(4-33)可得零输入响应电容电压为根据初始条件确定常数A和角度θ值。

当t=0+时,

再有联立求解,得故解得电路的零输入响应电容电压为

uC(t)的波形图示于图4-33中。图4-33例4-13在欠阻尼时的uC(t)波形图4-24例4-11图解(1)求iL(0-)。因此时电路已处于稳态,2H电感相当于短路线,故iL(0-)=1A。

(2)求初始值iL(0+)、uL(0+)和i(0+)。因iL(0-)=1A,故由换路定律得

iL(0+)=iL(0-)=1A

作t=0+时的等效电路,如图4-24(b)所示,这时电感相当于

1A的电流源。列出节点电位方程:解之,得

则(3)求稳态值iL(∞)、uL(∞)和i(∞)。作t=∞时的稳态等效电路,如图4-24(c)所示,则有(4)求时间常数τ。先计算电感元件断开后端口电路的输入电阻,其等效电路如图4-24(d)所示。图中在端口外加电压U,产生输入电流为故

则时间常数为(5)根据式(4-25)计算出各响应量为【*例4-11】如图4-25(a)所示电路中,已知US=12V,R1=3kΩ,R2=6kΩ,C=5μF,开关S原先断开已久,电容中无储能。t=0时将开关S闭合,经0.02s后又重新打开,试求t≥0时的uC(t)及其波形。图4-25例4-12图解由于开关S闭合后又打开,故电路的过渡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1)t=0作为换路时刻,开关S闭合后,为电容的充电过程,利用三要素法求得电容电压uC(t)的变化规律。(2)以t=0.02s作为新的换路时刻,开关S打开后,电容的放电过程开始,利用三要素法求出电容放电时电压的变化规律。

uC(t)的变化曲线如图4-25(b)所示。*4.6二阶电路

如图4-26所示的RLC串联电路,若电容电压及电感电流的初始值分别为uC(0+)和iL(0+),开关S在t=0时闭合,则储能元件将通过电路进行放电。这是一个零输入响应电路。下面对电路的响应情况进行分析。依KVL,得

uR+uL-uC=0图4-26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按图中标定的电压、电流参考方向有将以上各式代入KVL方程,便可以得出以uC为响应变量的微分方程:

(4-26)

式(4-26)为一常系数二阶线性齐次微分方程,其特征方程为其特征根为

(4-27)

式中,α=R/2L称为衰减系数,称为固有振荡角频率。由式(4-27)可见,特征根由电路本身的参数R、L、C的数值来确定,反映了电路本身的固有特性。根据电路参数R、L、C数值的不同,特征根p1、p2可能出现以下四种情况。

(1)当(R/2L)21/LC时,p1、p2为不相等的负实根,称为过阻尼情况。特征根为

微分方程的通解为

(4-28)式中,待定常数A1、A2由初始条件来确定,其方法是当t=0+时,由式(4-28)可得

uC(0+)=A1+A2(4-29)

对式(4-28)求导,可得t=0+时刻uC(t)对t的导数的初始值为

(4-30)

而电路中

i(0+)=0

联立求解式(4-29)和式(4-30),便可以解出A1、A2。根据(4-28),零输入响应uC(t)是随时间按指数规律衰减的,为非振荡性质。uC(t)的波形如图4-27所示。图4-27过阻尼时的uC(t)波形(2)当(R/2L)2=1/LC时,p1、p2为相等的负实根,称为临界阻尼情况。特征根为

p1=p2=-α

微分方程的通解为

uC(t)=(A1+A2t)e-αt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