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工电子学》课件第7章.ppt

发布:2024-12-16约6.07千字共7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图7-28PSHS、RDS、POPS指令的用法(8)DF、DF/指令。DF、DF/是微分指令。DF是指当检测到触发信号上升沿时,线圈接通一个扫描周期;DF/是指当检测到触发信号下降沿时,线圈接通一个扫描周期。其用法如图7-29所示。图7-29DF、DF/指令的用法(9)SET、RST指令。SET、RST是置位和复位指令。其用法如图7-30所示。当X0闭合时,Y0接通;当X1接通时,Y0断开。图7-30SET、RST指令的用法(10)KP指令。KP是保持指令。其用法如图7-31所示。它有置位和复位两个输入端。触点X0控制置位端,当X0闭合时,线圈Y0接通并保持;触点X1控制复位端,当X1接通时,线圈Y0断开并复位。图7-31KP指令的用法(11)NOP指令。NOP是空操作指令,它不完成任何操作。其用法如图7-32所示。当X0闭合时,Y0接通。

(12)ED指令。ED是程序结束指令。图7-32NOP指令的用法6.PLC的编程举例及编程基本规定

1)编程举例

(1)笼型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笼型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主电路如图7-11所示。

笼型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PLC接线图、梯形图及指令语句表如图7-33所示。图7-33笼型电动机正、反转控制(2)笼型电动机Y-△换接起动控制。笼型电动机Y-△换接起动控制的主电路如图7-18所示。

笼型电动机Y-△换接起动控制的PLC接线图、梯形图及指令语句表如图7-34所示。图7-34笼型电动机Y-△换接起动控制2)PLC编程的基本规定

(1)梯形图中的逻辑行均为从左到右排列,有左、右两条母线,以触点与左母线连接开始,以线圈与右母线连接结束。

(2)触点使用次数不限,既可用于串联电路,也可用于并联电路。

(3)所有输出继电器都可用做辅助继电器。

(4)线圈不能重复使用,输出线圈的右边不能再接触点。

(5)触点应画在水平线上,应避免画在垂直线上。画在垂直线上的桥式电路不能编程。(6)串联触点多的电路应尽量放在上部。

(7)PLC是按照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的顺序执行程序。在PLC上编程中应注意,程序的顺序不同,其运行的结果是不同的。

(8)用PLC编程代替继电接触器控制,不是电路的直译,而是控制电路的逻辑变换。图7-14用行程开关控制工作台的前进和后退7.3.2时间控制

JS7-4A型断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的结构原理图如图

7-15所示。图7-15断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的结构原理图断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的触点有延时触点与瞬时触点之分。延时触点又分为延时断开的动合触点和延时动断的闭合触点。瞬时触点也称常规触点,不能延时,只能在通电时动作,断电时恢复。其图形符号如图7-16所示。图7-16断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的图形符号若将断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的电磁机构翻转180°安装,即为通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其工作原理与断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相似。通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的图形符号如图7-17所示。图7-17通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的图形符号下面以笼型电动机Y-△换接起动的控制电路为例来介绍时间控制的实现。

笼型电动机的Y-△换接起动就是先将电动机进行Y连接,经过一定时间,待转速上升到接近额定值时换成△连接。图7-18所示是笼型电动机Y-△起动的控制电路。图7-18笼型电动机Y-△换接起动的控制电路7.4可编程控制器

1.PLC的定义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在继电器控制和计算机控制的基础上开发的产品,逐渐发展成以微处理器为核心,把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融为一体的新型工业自动控制

装置。2.PLC的基本结构

目前,虽然PLC的种类繁多,但是它们的基本结构及组成基本相同。其硬件系统结构如图7-19所示。图7-19PLC的硬件系统结构图3.PLC的工作方式

PLC采用“顺序扫描、不断循环”的方式进行工作。这种工作方式是在系统软件控制下,顺次扫描各输入点的状态,按用户程序进行运算处理,然后顺序向各输出点发出相

应的控制信号。整个工作过程可分为输入采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其工作过程框图如图7-20所示。图7-20PLC的扫描工作过程4.PLC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1)主要功能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PLC已能完成以下功能:

(1)开关逻辑控制。

(2)定时/计数控制。

(3)步进控制。

(4)数据处理。

(5)过程控制。

(6)运动控制。

(7)通信联网。

(8)监控。

(9)数字量与模拟量的转换。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