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机械工程材料及成型工艺第三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加工硬化的实际意义 有效的强化机制; 均匀塑性变形和压力加工的保证; 零件安全的保证。 4)形成亚结构; 金属经大的塑性变形时, 由于位错的密度增大和发生交互作用, 大量位错堆积在局部地区, 并相互缠结, 形成不均匀的分布, 使晶粒分化成许多位向略有不同的小晶块, 而在晶粒内产生亚晶粒。 2. 再结晶温度? ??? 变形后的金属发生再结晶的温度是一个温度范围,并非某一恒定温度。一般所说的再结晶温度指的是最低再结晶温度(T再), 通常用经大变形量(70%以上)的冷塑性变形的金属,经一小时加热后能完全再结晶的最低温度来表示。最低再结晶温度与该金属的熔点有如下关系:? T再=(0.35~0.4)T熔点? 式中的温度单位为绝对温度(K)。 思考题 为什么铸件的加工余量过大会使加工后的铸件强度降低? 某车间用冷拉钢丝绳吊装工件随炉加热到700℃,保温1h后起吊出炉,钢丝绳突然断裂,试分析其原因。 一曲线尺(纯锡材料)经反复弯曲发现其逐渐变硬,在房间内放置一段时间后,其性能恢复如初,试分析其原因。 回复 变形后的金属在较低温度进行加热,会发生回复过程。产生回复的温度T回复为 : T回复=(0.25~0.3)T熔点 式中:T熔点表示该金属的熔点, 单位为绝对温度(K)。 由于加热温度不高, 原子扩散能力不很大, 只是晶粒内部位错、空位、间隙原子等缺陷通过移动、复合消失而大大减少,而晶粒仍保持变形后的形态, 变形金属的显微组织不发生明显的变化。此时材料的强度和硬度只略有降低,塑性有增高,但残余应力则大大降低。工业上常利用回复过程对变形金属进行去应力退火,以降低残余内应力, 保留加工硬化效果。?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再结晶 1.再结晶过程及其对金属组织、性能的影响 ? 变形后的金属在较高温度加热时,由于原子扩散能力增大,被拉长(或压扁)、破碎的晶粒通过重新生核、长大变成新的均匀、细小的等轴晶。这个过程称为再结晶。 变形金属进行再结晶后,金属的强度和硬度明显降低,而塑性和韧性大大提高,加工硬化现象被消除,此时内应力全部消失,物理、化学性能基本上恢复到变形以前的水平。再结晶生成的新的晶粒的晶格类型与变形前、变形后的晶格类型均一样。?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晶粒长大 变形80% 工业纯铁 再结晶退火 显微照片 100× 变形80% 600℃退火8小时 变形80% 400℃退火8小时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再结晶后的晶粒度 影响因素:1)加热温度 T、保温时间t ↑ → 晶粒直径 D↑; 2)预变形度的影响。 2~10%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金属材料塑性变形的加工:热加工和冷加工 1.冷、热加工的划分的标准:再结晶温度来划分。 2.金属热加工时组织和性能的变化。 形成流线 锻造曲轴 切削加工曲轴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细化晶粒; 焊合气孔、疏松,消除成分不均匀; 热加工时金属塑性好; 热加工时金属表面有氧化、对某些金属不易 加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