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救生技能培训教程.pdf

发布:2024-07-31约3.33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水上救生技能培训教程

水上救生:是指人们在水上活动时发生意外事故所采取的救助措施。它是保障游泳者安全的

一项重要措施

水上救生工作是一项“拯溺救难”的高尚工作。贯彻:“以防为主,以救为辅,防救结合,有备无患”

的精神.健全组织,重视安全教育以防止游泳事故发生,不仅对保证游泳者安全有重大意义,而且对

开展“全民健身”有重要意义。

游泳救生法的应用与操作

(一)溺水事故的原因与自我保护

1、溺水事故的原因

(1)技术因素

(2)生理病理因

(3)环境因素

(4)伤害因素

(5)缺乏知识因素

(6)心理因素

(7)组织管理因素

(1)技术因素

指不会游泳或刚学会游泳但技术掌握尚不熟练,

以至体力不支,或受人冲撞,跳水失败等情况下

导致溺水.

(2)生理、病理因素

指体力不支,饱食、饥饿,酒后以及心脏病、高血压、

低血糖、中暑、抽筋、精神病(含癫痫病者)等导致溺

水;(3)环境因素

对游泳环境不熟悉导致溺水

(4)伤害因素

违反游泳池规定(潜水、浅水区跳水等)导致溺水。

(5)缺乏知识因素

比如:处理抽筋、呛水、救护等知识

6)心理原因

指怕水,心情紧张,一旦遇到意外时,就惊慌失措,动作慌乱,四肢僵硬等导致溺水;

(7)组织管理因素

游泳池组织管理不当,(救生员配备不够,场地不符合要求等因素

(二)救生员对水面现场的观察方法

“观察”俗称“看水”,即观察水面情况、分析事故性质、判断急救措施,是救生工作“以防为主”的

具体体现,是整个救生技术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其

方法如下:

1.救生人员必须思想高度集中,认真负责地、不间

断地扫视(或环视)水域。必须定人、定点划分观

察区域,做到“突出重点(主责区)、照顾全面(交

叉观察,互相补漏)”。

2.观察方法上(在扫视水域时)必须掌握“池面与池

底、池面与岸边、点与面”三个结合。

3.观察时,既要看清池面上有可能溺水的游泳者,

又必须看清水面下和池底有无溺水者。

4.在扫视池边水域时,既要看清池边水域有无溺水苗子,又要观察池岸上有无无人看管的幼儿和

脸色苍白、呆坐及坐岸边的游泳者。

5.发现技术勉强的溺水苗子时,需重点跟踪观察,但又不能呆视一点,在视野上兼顾,以防顾此

失彼。

6.观察区划分(责任区)一般有“直线切割法”,即将游泳池用直线大致平均地划割成几个长方形

水域(如图6-14)。“弧形切割法”

7.救生员对事故现场的判断方法(以游泳池为例)

(1)开场时的意外事故:由于游泳者怀着急于下水为快

的心情,开场铃一响就争先恐后,一拥而进,多数人进

后乱蹦乱跳,容易造成互相挤倒、压倒,最容易出现意

外事故。(2)深浅交界处的意外事故:

深浅交界处,一些似会不会者一般集中在这里,是救生

中的“危险段”。(3)深水区游泳池拐角处的意

外事故:这一地区汇集的多数是能游一点的游泳者,他

们经常在游泳池对角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