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5906—2024主要树种(组)二元林分蓄积生长率表.docx
ICS13.020CCSz05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5906—2024
主要树种(组)二元林分蓄积生长率表
2024-03-02实施2024-02-02发布
2024-03-02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13/T590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设计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霞、李东胜、赵连清、张晓锋、李永杰、刘军、曹成、赵军鹏、王喜军、张炜、孟君朝、田书超、高扬、赵飞、姚天斌、米高扬、王宝雪、张晓英、王瑞英、侯晓凤、闫浩。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1
DB13/T5906—2024
主要树种(组)二元林分蓄积生长率表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主要林分类型、林分蓄积生长率模型、林分蓄积生长率表、林分蓄积生长率模型和表的应用等。
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主要林分蓄积生长率的测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8590-2020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二元林分蓄积生长率表binaryvolumegrowthpercentagetableofstand
依据林分蓄积生长率与平均胸径、年龄之间的回归模型(即二元林分蓄积生长率模型)编制的林业数表。
4主要林分类型
依据GB/T38590-2020中的优势树种分类标准,以河北省森林资源状况为基础,划分12个主要林分类型,即:油松林、落叶松林、侧柏林、栎树林、桦木林、刺槐林、榆树林、杨树林(山区)、杨树林(平原)、椴树林、其他硬阔林、其他软阔林。
5林分蓄积生长率模型
5.1模型表达式
模型表达式见式(1)
Pv=a×Db×A- (1)
式中:
P--林分蓄积生长率(%);
D-林分平均胸径(cm);
A--林分平均年龄(a);
a、b、c--模型参数。
5.2模型参数
模型参数见表1。
2
DB13/T5906-2024
表1主要林分类型二元蓄积生长率模型参数
主要林分类型
模型参数
a
b
C
油松林
251.10
0.7663
0.5334
落叶松林
336.75
0.6595
0.6929
侧柏林
892.45
1.3937
0.5399
栎树林
212.68
0.8243
0.4798
桦木林
325.79
0.7936
0.6306
刺槐林
109.31
0.6121
0.4039
榆树林
86.09
0.4077
0.5152
杨树林(山区)
78.40
0.4528
0.3753
杨树林(平原)
103.93
0.6041
0.3075
椴树林
190.22
0.8716
0.4286
其他硬阔林
115.89
0.5660
0.4709
其他软阔林
118.61
0.6258
0.4197
6林分蓄积生长率表
6.1胸径和年龄的确定
林分平均胸径用D表示,径阶采用2cm间距划分,数值采用上限排外法。
示例:6cm径阶指大于等于5.0cm且小于7.0cm。
林分平均年龄用A表示,龄级按5年间距划分。
示例:5a龄级指大于等于3年且小于等于7年,10a龄级指大于等于8年且小于等于12年。
6.2林分蓄积生长率表
二元林分蓄积生长率表见表2~表13。
表2油松林蓄积生长率表
胸径D
(cm)
年龄A(a)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6
26.96
18.63
15.00
12.87
8
21.63
14.94
12.04
10.32
9.17
8.32
10
12.59
10.14
8.70
7.72
7.01
6.46
6.01
3
DB13/T5906—2024
表2油松林蓄积生长率表(续)
胸径D
(cm)
年龄A(a)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12
10.95
8.82
7.57
6.72
6.09
5.61
5.23
4.91
4.64
14
7.84
6.72
5.97
5.42
4.99
4.65
4.36
4.12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