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第15讲_预应力施工详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5.4 张拉程序 预应力筋张拉操作程序,根据构件类型、张拉锚固体系、松驰损失等因素确定: ⑴ 采用低松驰钢丝和钢铰线时,张拉程序为: 0→Pj 锚固 Pj = σcon×AP(预应力筋截面积) 2.5 预应力筋张拉 锚具安装 千斤顶安装 夹片安装 张拉施工 共64页 第50页 ⑵ 采用普通松驰预应力钢筋时,按超张拉程序,即: 对镦头锚具等可卸载锚具: 0→1.05Pj 持荷2min Pj 锚固 对夹片锚具等不可卸载锚具: 0→1.03Pj 锚固 2.5 预应力筋张拉 压力表读数 张拉控制 共64页 第51页 2.5.5 伸长值校核 校核伸长值可综合反映张拉力是否足够、孔道摩阻损失是否偏大、预应力筋是否有异常现象等。因此,张拉时应对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计算伸长值的偏差大于±6%时,应暂停张拉,在采取措施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 2.5 预应力筋张拉 伸长值校核 伸长值校核 共64页 第52页 2.6 孔道灌浆 预应力筋张拉后,应尽快进行孔道灌浆。一可保护预应力筋以免锈蚀,二使预应力筋与砼有效粘结,控制超载时裂缝的间距与宽度,减轻梁端锚具的负荷情况。 灌浆料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3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水灰比不大于0.45,搅拌后3h泌水率不宜大于2%,且不应大于3%。泌水应能在24h内全部重新被水泥浆吸收。灌浆用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不应小于30N/mm2。 2 后张法施工 灌浆管 共64页 第53页 灌浆前应全面检查构件孔道及灌浆孔、泌水孔、排气孔是否畅通,对抽芯成孔的孔道采用压力水冲洗湿润,对埋波纹管孔道可用压缩空气清孔。宜先灌下层孔道,后灌上层孔道。灌浆工作应缓慢均匀进行,不得中断,并应排气通顺,在出浆口冒出浓浆并封闭排气口后,继续加压至0.5~0.7N/mm2稳压2min,再封闭灌浆孔。 对孔道直径较大且不掺减水剂或膨胀剂进行灌浆时,可采取“二次压浆法” 或“重力补浆法”。超长孔道、大曲率孔道、扁管孔道、腐蚀环境的孔道可采用“真空辅助压浆法”。 2.6 孔道灌浆 共64页 第54页 2.7 后张法施工注意事项 ⑴ 后张法预应力构件,断裂或滑脱的数量严禁超过同一截面预应力筋总根数的3%,且每束钢丝不得超过一根(对于多跨双向连续板,其同一截面应按每跨计算)。 ⑵ 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后实际建立的预应力值与设计规定检验值的相对允许误差为±5%。同一检验批内抽查预应力筋总数的3%,且不少于5束。 ⑶ 后张法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部分宜用机械方法切割,其外露长度不宜小于预应力筋的1.5倍,且不小于30mm。长期的锚具,可涂刷防锈油漆或用封端砼封裹。 2 后张法施工 共64页 第55页 ⑷ 现浇砼构件的侧模板宜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支架拆除时,孔道灌浆强度不应低于15 N/mm2; 波纹管事故 锚垫板事故 危险的堆放 砼振捣事故 2.7 后张法施工注意事项 共64页 第56页 ⑸ 金属波纹管或无粘结预应力筋铺设后,其附近不得进行电焊作业,否则应采取防护措施。 ⑹ 砼浇筑时,应防止振动器触碰金属波纹管、无粘结预应力筋或端部预埋件,不得踏压或撞碰预应力筋、钢筋支架。 3 无粘结预应力施工 是在砼浇筑前将预应力筋铺设在模板内,然后浇筑砼,待砼达到设计规定强度后进行预应力筋的张拉锚固的施工方法。 该工艺无需预留孔道及灌浆,预应力筋易弯成所需的多跨曲线形状,施工简单方便,最适用于双向连续平板、密肋板和多跨连续梁等现浇砼结构。 楼面无粘结预应力施工 第15讲 预应力施工 共64页 第57页 3.1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制作 预应力筋主要采用钢铰线和高强钢丝,采用钢铰线时张拉端采用夹片式锚具(XM型锚具),埋入端采用压花式埋入锚具;钢丝束的张拉端和埋入端均采用夹片式或镦头式锚具。 无粘结筋的板中埋入端 梁中埋入端 3 无粘结预应力施工 共64页 第58页 无粘结筋的板中张拉端 3.1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制作 共64页 第59页 3.2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铺设 无粘结筋通常在底部非预应力筋铺设后、水电管线铺设前进行,支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