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咳嗽诊治指南 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慢性咳嗽诊治 一、概 述 咳嗽是最常见呼吸道症状之一; 咳嗽原因众多(不仅仅限于呼吸系统); 诊治难度较大; 误诊、误治严重(5年以上,“支气管炎”,重复检查,抗生素滥用); 越来越重视,诊疗指南; 需要加强多学科的协作。 二、咳嗽的分类 根据咳嗽病程 急性:3周 亚急性:3-8周 慢性:8周 三、慢性咳嗽定义 通常根据胸部X线检查有无异常分为二类: 1. 初查X线胸片有明确病变者如肺炎、肺结核、肺癌等; 2. 胸部X线无明显异常,即通常所说的不明原因慢性咳嗽: 以咳嗽为主要或惟一症状 咳嗽时间≥8周 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 四、慢性咳嗽的病因和治疗 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包括: 1.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 2.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UACS), 又称鼻后滴流综合征(postnasal drip syndrome,PNDS); 3. 胃食道反流性咳嗽(gastroesophageal reflux -related chronic cough,GERC); 4.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osinophilic bronchitis,EB); 5. 变异性咳嗽(atoptic cough,AC)。 1. 咳嗽变异性哮喘( cough-variant astham CVA) 定义: CVA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 咳嗽是其惟一或主要临床表现, 无明显 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 但有气道高反应性。 诊断标准: 慢性咳嗽常伴有明显的夜间刺激性咳嗽;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呼气峰流速(PEF)昼夜变异率20%; 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有效;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治疗原则: 与哮喘治疗原则相同。 大多数患者吸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加β受体激动剂即可, 很少需要口服激素; 糖皮质激素治疗时间不少于8 周; 抗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CVA可能有效,不推荐一线治疗。 预后: 治疗效果显著; 未经治疗者,约1/3~1/2患者进展为典型哮喘。 2. 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 postnasal drip syndrom ) 定义: 鼻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鼻后和咽喉等部位,直接或间接刺激咳嗽感 受器,导致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被称为PNDS。由于目前无法明 确上呼吸道咳嗽感受器所致,2006 年美国咳嗽诊治指南建议用UACS 替代PNDS。 病因: UACS 是引起慢性咳嗽最常见病因之一, 除了鼻部疾病外,UACS 还 常与咽喉部的疾病有关,如变应性或非变应性咽炎、喉炎、咽喉部新 生物、慢性扁桃体炎等。 临床表现: 1. 症状: 咳嗽、咳痰 鼻塞、鼻腔分泌物增加; 频繁清嗓、咽后粘液附着、鼻后滴流感; 变应性鼻炎表现; 鼻—鼻窦炎表现; 咽炎:以咽痒、阵发性刺激性咳嗽; 非变应性咽炎:常有咽痛、咽部异物感或烧灼感。 2. 体征: 变应性鼻炎:鼻黏膜苍白或水肿, 鼻道及鼻腔底可见清涕或粘涕; 非变应性鼻炎:鼻黏膜多表现为黏膜肥厚或充血样改变; 部分患者口咽部黏膜可见卵石样改变或咽后壁附有粘脓性分泌物。 3. 辅助检查: 慢性鼻窦炎影像学表现:鼻窦黏膜增厚、鼻窦内出现液平面。 诊断: 发作性或持续性咳嗽, 以白天咳嗽为主, 入睡后较少咳嗽; 鼻后滴流和(或)咽后壁黏液附着感 有鼻炎、鼻窦炎、鼻息肉或慢性咽喉炎等病史 检查发现咽后壁有黏液附着、鹅卵石样观 经针对性治疗后咳嗽缓解。 UACS/PNDS涉及鼻、鼻窦、咽、喉等多种基础疾病, 症状及体征差异较大, 且很多无特异性,难以单纯通过病史及体格检查作出明确诊断; 注意有无合并下气道疾病、GERC 等复合病因的情况。 治疗: 原则:依据导致PNDs 的基础疾病而定 非变应性鼻炎和普通感冒: 治疗首选 马来酸氯苯那敏 盐酸伪麻黄碱 。 变应性鼻炎: 首选鼻腔吸入糖皮质激素和口服抗组胺药治疗;抗组胺药首选第二代抗 组胺药(开瑞坦 ),必要时可加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短期鼻用或口服减充xue剂。 细菌性鼻窦炎: 抗感染是重要治疗措施,抗菌谱应覆盖革兰阳性、阴性及厌氧菌;急性 患者不少于2 周;慢性患者酌情延长使用时间;长期低剂量大环内酯类 抗生素对慢性鼻窦炎具有治疗作用;同时联合鼻吸入糖皮质激素,疗程3 个月以上。第一代抗组胺剂3周,鼻用减充血剂1周。必要时手术。 3. EB 定义: 一种以气道嗜酸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非哮喘性支气管炎。 诊断标准: EB 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 部分表现类似CVA, 慢性刺激性咳嗽,多为干咳,无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对油烟、灰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