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狂人日记》看可靠的叙述者与不可靠叙述者[谭君强].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9年 11月 (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Vol26, No6
第 26卷第 6期 Journal of Yunnan N ationalities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 Nov. 2009
从 《狂人日记 》看可靠的叙述者与不可靠叙述者
谭君强
(云南大学 人文学院 , 云南 昆明 650091)
摘 要 : 在小说等叙事虚构作品中的叙述者 , 有可靠的叙述者与不可靠叙述者之分 。这种区分主要建立在叙述者与
隐含作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的 , 但二者又存在着相向变化的可能性 、可逆性 。读者在作品阅读的动态过程中可以感受与
推导这一可逆性变化 。鲁迅小说 《狂人日记 》就包含着这一可逆性关系 。
关键词 : 可靠的叙述者 ; 不可靠叙述者 ; 可逆性 ; 《狂人日记 》
【中图分类号 】I10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 867X (2009) 06 - 0112 - 04
在小说等类叙事虚构作品中, 对于叙述者的一 叙述者装作似乎他们一直在遵循作品的思想规范来
个重要区分是可靠的叙述者与不可靠叙述者 。这一 [ 1 ] ( P93)
讲述 , 但他们实际上并非如此 。” 在里蒙 - 凯
最初由美国学者布斯所作的区分 , 主要是建立在叙 南看来 , 不可靠叙述者由于其道德价值规范与隐含
述者与隐含作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的。因而 , 这里 作者的道德价值规范不相吻合 , 所以这样的叙述者
首先要涉及到 “隐含作者 ”这一概念 。“隐含作者 ” 对作品所做 的描述或评论使读者有理 由感到怀
同样由布斯所提出, 他认为 , “隐含作者区别于 [ 3 ] ( P101)
疑 。 是什么原因使叙述者变得不可靠呢 ? 就在
[ 1 ] ( P87)
‘真实的人 ’”, 它 “作者的第二自我 ”。 作者在 于叙述者的价值观念与隐含作者所表现出来的大相
写作时 , 不是在创造一个理想的、非个性的 “一般 径庭 , “不可靠叙述者与隐含作者在事实上意见不
人 ”, 而是一个 “他自己 ”的隐含的替身。“一个理 [ 4 ] ( P149)
一 , 否则其不可靠性就不会出现 。”
想的、文学的、创造出来的替身 ”; [ 2 ] ( P84) “不管一 对于可靠的叙述者与不可靠叙述者的区分 , 已经
位作者怎样试图一贯真诚 , 他的不同作品都将含有 成为经典叙事学研究中一个为人们所广泛接受的概
不 同 的 替 身 , 即 不 同 思 想 规 范 组 成 的 理 念 , 并在叙事作品的分析中常常为人们所运用。这一
[ 2 ] ( P80 - 81)
想 。” 作者也根据具体作品的需要 , 用不同 建立在二元对立基础上的区分有其合理性 : 按照与隐
的态度来表现 自己。这里所说的 “表现 自己 ”, 不 含作者所体现出来的思想规范、价值立场相衡量 , 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