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教学大纲本科.doc

发布:2017-05-16约3.97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说明 一、课程基本情况 1.课程名称: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2.课程类别:市场营销、会计学、工商管理、电子商务及相关专业选修课 3.总学时:72 4.学分数:3 5.开课时间:第六学期 6.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 二、教学对象 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学生 三、教学目的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分为理论、政策和实务三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理论产生、发展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主要政策和措施,了解国际贸易变化发展趋势,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和分析世界经济和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现实问题。学会运用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结合对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各条款的理解,如品质品名条款、数量条款、运输条款、支付条款、保险条款等,掌握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和进出口业务专业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思路 教学中着重于介绍有关国际贸易业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采用启发式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将课堂学习与课外自学结合起来,将知识的接受与知识的运用结合起来,适度地开展课堂讨论,并大量结合案例分析进行深度思考和知识扩展,以完善能力的培养。还要针对进出口业务的各个环节的特征,尽可能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辅助教学,使教学保持较大的信息量、较强的直观性和现实性。 五、教学的基本要求 在学习中要以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国家的对外方针政策为指导,要将理论部分中所学到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政策,在实务部分中加以具体运用,以便理论与实践、政策与业务有效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故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案例、实例分析和平时的操作练习、实习,以增强感性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六、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国际贸易的理论和有关进出口贸易的政策、国际贸易术语、运输与保险及交易结算 2.难点:各种国际贸易理论、主要贸易条件结算和磋商。 七、参考书目 1.《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贾建华、阚宏主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年修订第四版。 2.《国际贸易》,李滋植、姜文学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四版。 3.《国际贸易实务》,黎孝先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四版。 八、本大纲特色 本课程教学大纲,是根据非国际贸易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与要求,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及21世纪经济社会对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特征,结合本课程的性质、教学的基本任务和基本要求编写的。本教学大纲对国际贸易理论部分、实务部分均作了合理的安排,并将二者较好地结合在一起。在教学内容上,侧重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案例研究,增加了内容和教学时间。教学方法上强调采用能发挥学生主动积极性的讨论式、分析式、案例教学,突出了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先进性和针对性。在教学手段上,利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一、教学进度安排汇总表: 章节 内容 总学 时数 其 中 讲 授 技能实践 其 他 第一章 国际贸易的概念与作用 4 4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8 8 第三章 商品的国际价值与价格 2 2 第四章 国际贸易措施 10 8 2 第五章 国际服务贸易 4 4 第六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 6 4 2 第七章 国际贸易行为的约束 6 4 2 第八章 国际贸易术语 8 4 4 第九章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概述 2 1 1 第十章 国际贸易商品的品质、数量、包装和作价 2 1 1 第十一章 国际贸易货物的运输和保险 6 4 2 第十二章 国际贸易货款的收付 4 2 2 第十三章 国际贸易商品的检验、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 4 2 2 第十四章 国际货物买卖的一般流程 2 2 复习总结 4 4 合计 72 50 18 4 二、各章节教学目的要求及内容要点 第一章 国际贸易的概念与作用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国际贸易的相关概念。 掌握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异同。 理解国际贸易的地位和作用。 了解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一、国际贸易 二、对外贸易 三、国际贸易额 四、对外贸易额 五、对外贸易依存度 六、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七、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八、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九、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分类 一、按商品(含各种劳务)的移动方向划分 二、按贸易政策划分 三、按国境与关境划分 四、按交易对象的性质划分 五、按贸易关系划分 六、按参与贸易国家的多少划分 七、按清偿方式的不同划分 八、按交易方式的性质划分 第三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