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年级下册学期开学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发布:2025-03-22约5.71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5年

2025年

2024-2025学年度高二下期入学测试

地理试题

考试范围:选必二前三章考试时间:75分钟命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56分)

安徽省习惯以淮河、长江为界分为皖北、皖中、皖南三部分。在传统建筑形态上,地处江淮之间的皖中与皖北更接近,在饮食习惯上,皖中则更倾向于皖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淮河、长江为界对安徽省进行区域划分,主要因为(???)

A.河流对气候效应的阻隔显著

B.河流具有较高的交通价值

C.河流在一定程度上阻隔区际联系

D.河流是不同分区的重要水源

2.皖中在传统建筑形态和饮食习惯上的表现体现了(???)

A.区域具有明确的边界

B.不同区划的标准存在差异

C.区域内部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D.区域的边界随时间而改变

宁夏石嘴山市位于贺兰山东麓,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但当地煤炭资源丰富,号称“塞上煤城”,随着煤炭资源枯竭,当地政府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新的产业之路;近年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星海镇枣香村发展鲟鱼养殖及鱼子酱加工,成为石嘴山市产业转型的一个缩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石嘴山市所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表现是(???)

A.地势起伏大,水土流失严重

B.地处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生物结构单一

C.受自然与人类活动因素的叠加,荒漠化加剧

D.超强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表水短缺

4.枣香村发展水产养殖及加工产业对石嘴山市所在地区的意义有(???)

①利于产业转型???????②增加就业机会③利于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④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24年11月28日,新疆于田县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沙地栽上了玫瑰、红柳等,实现“锁边合拢”,极大强化了生态屏障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该区域天然植被的特征是(???)

A.有革质叶 B.茎面光滑 C.根系短小 D.叶片较小

6.绿色阻沙防护带“锁边合拢”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是(???)

A.保障农业生产稳定B.改善城镇人居环境C.保障基础设施安全D.提高了生物多样性

内蒙古河套灌区是我国最大的自流灌区,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灌区地下水以潜水(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为主,消耗主要包括潜水蒸发和植物蒸腾,地下水埋藏较浅,是我国发生土地盐碱化的典型地区之一。当地某校地理学习小组对河套灌区某区域的土地盐碱化现状进行调查,并绘制了调查区域及调查点的分布状况(左图),调查区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右图示意该地区气候资料和地下水埋深季节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7.该地土地盐碱化多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降水多少②土壤质地③地势高低④植被种类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8.调查点中土地盐碱化最严重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9.该灌区土地盐碱化最严重的时段是(???)

A.1—2月 B.5—6月 C.7—8月 D.11—12月

土壤水分是制约黄土高原区森林植被恢复的重要因素。某研究小组在晋西黄土高原区蔡家川流域,选择同一坡地上的三种典型林地进行土壤水分研究,下表为该地生长季(5月12日~10月12日)不同土层深度范围的土壤蓄水量(单位:mm)测定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林地基本情况

土层深度范围

林地类型

整地方式

0?50cm

50?100cm

100?150cm

0?150cm

人工油松林地

水平条整地

124.9

105.5

103.7

334.1

人工刺槐林地

73.5

90.5

83.4

247.4

天然次生林地

78.6

109.6

158.2

346.4

说明:原始林破坏后,自然恢复的森林为次生林,人工方式创建的森林为人工林。

10.生长季耗水量最大的林地类型是(???)

A.天然次生林地 B.人工油松林地 C.人工刺槐林地 D.人工混种林地

11.与天然次生林相比,人工油松林地蓄水量在土层深度0~50cm范围较大,但在100~150cm范围较小。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

A.地表径流下渗量较少,但根系耗水量较多

B.地表径流下渗量较少,且根系耗水量较少

C.地表径流下渗量较多,但根系耗水量较少

D.地表径流下渗量较多,且根系耗水量较多

12.为防止该地土层深度0~150cm范围的土壤干燥化,最合理的植被恢复措施为(???)

A.人工整地 B.植树造林 C.封山育林 D.土壤改良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早期,造林需要有工程措施改善自然条件,提供适生环境。该地某小流域有宽广而平坦的塬面,经过多年的水土流失治理,塬面条田连片,沟坡林草茂密,沟底坝库相连。下图为“该小流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