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设计写作与印制规范打印版.docx
PAGE
1-
最新中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设计写作与印制规范打印版
一、总则
(1)本规范旨在明确中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与印制要求,确保论文的质量和规范性,提高学术水平。本规范适用于中山大学本科生在校期间进行的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修改、评审、答辩等全过程。
(2)论文撰写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坚持原创性、科学性、严谨性、规范性和实用性原则。本科生在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研究、撰写、修改等环节中,应充分体现个人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确保论文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论文指导教师应加强对本科生的指导,确保论文质量。指导教师需对论文选题的合理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论文结构的完整性、论文内容的创新性进行严格审查,并提出修改意见。本科生应认真听取指导教师的意见,对论文进行反复修改和完善,直至符合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
二、论文结构与内容规范
(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应包括封面、摘要、关键词、目录、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附录等部分。封面应包含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学号、专业、指导教师姓名、学院名称、提交日期等信息。摘要应简要概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字数一般在300字以内。
(2)正文部分应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结论等章节。引言部分应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论文结构。文献综述部分应对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部分应详细描述研究设计、实验方法、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等。实验结果与分析部分应展示实验数据,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讨论部分应结合实验结果,对研究结论进行深入探讨。结论部分应总结研究成果,提出建议和展望。
(3)参考文献应按照规范格式列出,包括作者、文献标题、出版信息、出版日期等。参考文献的引用应准确无误,避免抄袭和剽窃。附录部分可包含实验数据、图表、程序代码等辅助材料。论文结构应清晰、逻辑严密,各部分内容应相互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三、论文写作规范
(1)论文写作应遵循学术规范,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根据中山大学相关数据,近三年内,本科生毕业论文中因违反学术规范导致的退修率约为15%。为提高论文质量,作者需在写作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确保论文的原创性,避免抄袭现象。据调查,我国高校每年因抄袭问题被退修的论文数量占总论文数量的10%以上。其次,论文中的数据和图表应真实可靠,不得随意篡改。例如,某高校在2019年对300篇毕业论文进行抽查,发现其中20%的论文存在数据造假问题。最后,论文的论证过程应逻辑清晰,论据充分,避免出现逻辑漏洞。
(2)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作者应注重文献综述的撰写。文献综述部分是体现作者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根据中山大学2018年度本科生毕业论文数据,文献综述撰写不合格的论文占比约为8%。撰写文献综述时,作者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广泛查阅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确保文献的全面性和代表性。其次,对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提炼出研究重点和热点问题。最后,结合自身研究,对文献进行批判性评价,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例如,某篇优秀毕业论文的作者在文献综述部分,对国内外20篇相关文献进行了深入分析,最终提炼出5个研究热点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3)论文的语言表达应准确、简洁、规范。根据中山大学2017年度本科生毕业论文数据,因语言表达问题导致的退修论文占比约为12%。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作者应注重以下几点:首先,遵循汉语语法规范,确保句子结构完整、逻辑清晰。其次,避免使用口语化、模糊不清的表达方式。例如,某篇优秀毕业论文的作者在撰写论文时,注意使用专业术语,避免口语化表达,使论文更具学术性。最后,注意论文的格式规范,如标题、字体、字号、行距等,确保论文的整体美观和易读性。
四、论文格式规范
(1)论文格式应严格按照中山大学规定的模板执行,包括页面设置、字体、字号、行距、页边距等。具体要求如下:页边距上、下、左、右分别为2.54厘米;页眉页脚各为2.54厘米;正文部分使用宋体小四号字,行距设置为1.5倍行距;标题字体为黑体小二号字,居中排版;图表标题应使用黑体三号字,图注和表注使用宋体小四号字。例如,在2019年,有20%的毕业论文因格式不规范被退修,故格式规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2)目录的编排应清晰、有序,标题级别分明。一级标题应使用黑体三号字,二级标题使用黑体四号字,三级标题使用宋体小四号字。目录中各级标题的序号应与正文内容中的对应标题一致。此外,目录页码应准确无误,方便读者查阅。根据2018年中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抽查结果,因目录编排错误导致的退修论文占5%,因此,目录的规范编排对于论文的整体质量至关重要。
(3)正文部分的格式要求包括但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