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东华大学防台、防震紧急应变处理小组作业要点.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國立東華大學防颱、防震緊急應變處理小組作業要點
100.01.05 99 學年度第1 學期第 7 次行政會議審議通過
103 年6 月 11日 102 學年度第 2 學期第4 次行政會議修訂通過
壹、目的
建構本校緊急應變執行程序及管理機制,提升同仁對災害防救的預防、整備、應變及
復原能力,當校園災害發生時能在第一時間掌握正確訊息,使災害所造成之傷害與損
失降至最低程度 ,並及早完成復原工作。
貳、範圍
颱風及地震災害防救及處理。
參、任務
一、加強本校防颱、防震相關單位之指揮、協調及連繫事宜。
二、掌握颱風或地震災害狀況並應變處理。
三、災情之蒐集、評估、處理、彙整及報告事項。
四、緊急救災人力、物資之調度及支援事項。
五、其他相關防救災害事項。
肆、任務編組
總務長為小組召集人,總務處秘書為連絡人,學務處指派人員、體育中心 、研發處
指派人員、總務處二級單位主管(營繕組、事務組、環保組、保管組 、文書組、出納組)
及所屬同仁共同組成小組成員;必要時經校長同意,得由召集人指派本校其他單位人員
支援。
伍、成立時機及作業程序
一、本校緊急應變小組成立時機為中央氣象局發佈花蓮陸上颱風警報或地震達 六級
以上或視情況需要 ,由召集人指派連絡人通知成員適時進入應變中心(行政大樓
B205 室)召開緊急應變處理小組會議,瞭解緊急處理情形及有關災情,並指示相關
應變措施。
二、本任務編組含學務處、體育中心、研發處及總務處各組,應設置連絡窗口負責執
行對外連絡、對內指揮協調之工作。
三、本任務編組由學務處、體育中心、研發處及總務處各組組長負責統籌指揮所屬執
行應辦事項,並隨時向召集人報告執行情形。
四、花蓮陸上颱風警報發佈後,各成員應依所屬作防颱準備工作,颱風期間應保持
手機、電話開機狀態,以便緊急處理所需。
五、本任務編組學務處、體育中心、研發處及總務處各組執行 防颱分工表如附表一。
六、本任務編組學務處、體育中心、研發處及總務處各組執行 防震分工表如附表二。
七、災後各項災情損失,由營繕組彙整陳核後報教育部。
陸、災後環境復原緊急搶救人力配置
一、災後搶救及復建工作,原則上由總務處主辦(不論是委外或自辦)各單位協辦,
災後之復原程序由總務處通知相關單位進行復原工作 (詳如附圖一),各相關單位
於收到災後復原通知後,立即派員進行責任區域之清理工作。原則上視 災損情形
於災後第一上班日,全校同仁除留守同仁1 人及投入緊急搶修人員外,一律投入
災後清理復原工作。
二、工作內容為撿拾建築物四周、中庭、草皮區之斷枝落葉、掉落屋瓦及輕鋼架等建築
廢棄物,將其集中置放。並清掃道路、停車場及走廊之颱風吹落物及樹葉。使用器
具—手套、掃把、畚斗、垃圾袋等由總務處事務組提供。
三、人力配置:
(一壽豐校區公共區域由學務處、體育中心、觀光暨休閒遊憩學系及總務處各組分)
區執行 ,共分為九區詳附圖一( ) :
1 、第一區為學生宿舍區(含中庭、四周道路、草坪區,詳圖一藍色區域)。負
責單位 :學務處。
2 、第二區為體育園區(含各球場、運動場、游泳池及體育館等周邊環境,詳
圖一灰色區域)。負責單位:體育中心。
3 、第三區為教育學院、管理學院大樓及國際會議中心周邊(含大樓四周、草
皮上及停車場,詳圖一青色區域)。負責單位:出納組。
4 、第四區為行政大樓後方人文學院、共同科、圖書館及理學院大樓周邊(含
四周庭院、停車場及中央大草原,詳圖一紅色區域)。負責單位:營繕組。
5 、第五區為植物園、環境學院、藝術工坊及污水廠周邊(含四周道路、停車
場、草坪區,詳圖一橘色區域)。負責單位 :保管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