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 .pdf

发布:2025-03-24约2.16万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第1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

1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慢阻肺的诊断标准、病因病机、证候、治疗方案、预防调护的内容。

本指南适用于慢阻肺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指南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明日期

的版本适用于本指南。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本)

适用于本指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治疗及预防全球策略(GOL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更新版)》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版)》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呼吸系统疾病分册(2016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011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

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编码[ICD-10](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

3术语及定义

3.1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ICD-10:j44)(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

的疾病,以持续呼吸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通常是由于明显暴露于有毒颗粒或气体引起

[1]

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所导致。

4流行病学特点

[2]

慢阻肺为全球四大慢性疾病之一,全球患病率约为11.7%,每年死亡约350万人,

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30年全球每年约有超过450万人死于慢阻肺和其相关疾病。当前

我国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3.7%,有近1亿慢阻肺患者,约占全球发病人数的四分之

[3][4]

一,居我国疾病死亡原因的第3位,以伤残调整生命年衡量,其疾病负担已居我国疾

[5]

病负担第二位。慢阻肺最常见的症状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在其病程中常出现急性

加重,急性加重是促进疾病持续进展、导致额外治疗的主要因素。慢阻肺主要累及肺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第1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第2页

[1]

但大多数患者存在重大的共患慢性疾病,增加了致残率和死亡率风险。

5诊断

5.1诊断依据[1]

根据临床表现、危险因素接触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综合分析确定。凡是有慢

性咳嗽、咳痰症状和/或呼吸困难及危险因素接触史者,均应考虑到慢阻肺的可能。肺功能

检查是确诊慢阻肺的必备条件。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70%,可确定存在持续气

流受限,如有相应症状和/或明显危险因素接触史,可诊断为慢阻肺。部分慢阻肺患者早期

轻度气流受限时可有或无临床症状,容易被患者忽视或漏报。胸部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确定

肺过度充气状态,排除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充血性心力衰竭、肺结核等其他肺部

疾病。

5.2疾病分期

5.2.1急性加重期[1,6]

急性加重是指慢阻肺患者呼吸症状急性恶化,导致需要额外的治疗。通常在疾病过程

中,短期内患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粘液脓性,可

伴发热等炎症明显加重的表现,需根据病情的轻、中、重度选择不同的治疗场所及治疗方

案。慢阻肺患者常伴有共患疾病,临床上急性加重需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