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题.ppt

发布:2025-03-14约5.44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巨大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使我国的资源能源不堪重负。根据测算,目前我国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仅为39%,而美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已达到80%左右。第一章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贸易国,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超过60%,并且许多原材料的对外依赖程度很高。从资源进口情况来看,我国对世界大宗资源(比如石油、粮食)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对我国经济提出三个挑战。一是对于高价格的资源,中国作为穷国能否买得起。二是即使买得起,能否买得到。某些涉及国家战略利益的资源产品、金融产品,其它国家不会轻易卖给中国。三是即使买得到,能否运得进。我国石油等进口资源约有60%要从马六甲海峡运输,而马六甲海峡的安全状况令人担忧。我国对国外产品的依赖程度(%)大豆铁矿石原油1999年17.9421.9216.062000年33.6924.8728.562001年40.0129.8125.042002年33.0632.6428.372003年49.0436.4934.332004年47.0541.8042.742005年54.8540.9641.022006年57.0236.2545.732007年68.4735.4748.68注:上表为进口数量/国内消费量。以吨钢可比能耗数据相比,2003年中国重点企业生产一吨钢的标准煤消耗为726千克,这分别差不多是日本在1980年、美国、英国、法国在1985年的水平。中国比发达国家落后了20年左右。从纵向上比较,尽管30年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在持续降低的,但是降低的速度却在逐步递减。到无通胀增长时期,能耗下降的速度年平均只有4.31%,与过去时期下降速度年平均8-18%相比,明显放缓。甚至出现了能耗下降速度的正U曲线。以上情况表明,传统的、旧的增长方式降低能耗的能力正在走向终结。从这个意义上说,需要有一种增长方式的转变,以此来阻止能耗下降正U曲线的延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三重取向(或转变的三项基本原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三重内涵,或者说应坚持三重取向,即科学取向、人本取向和生态化取向。三种取向既相互区别,缺一不可,又彼此关联,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科学取向一是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科学规律办事,以对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的科学认识为指导去求发展,减少发展的盲目性。二是要真正确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增强国家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扩充经济的科技含量,加快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改变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资金投入和物质资源消耗的现状,提高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四是要构建科学的政绩考核标准。不仅是经济发展(GDP),还有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城乡二元结构指数以及包括就业、医疗、教育、住房、养老在内的人文指数等;即使是经济发展,也不能仅看GDP的总量与增速,还要看单位GDP的能耗、材耗、水耗,以及污染物的排放量,三是要学会科学地分析判断经济形势。分析判断经济形势,不但要关注经济规模与增长速度,还要关注经济结构与效益;不但要关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协同,还要关注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人本取向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一是要明确经济发展为了什么———经济发展是为了人。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以人为本还是以物为本的问题;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以什么人为本的问题;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以人的什么为本的问题。二是要明确如何实现经济发展———经济发展要依靠人。添加标题不是人口,而是人力、人才;添加标题人口向人力、人才转化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教育;添加标题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要的金钱刺激、福利举措不可或缺,但仅仅如此远远不够。添加标题生态化取向坚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生态化取向,就是要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的经济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中倡导资源节约,注重环境友好,追求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绿色”道路是一条集约式的可持续的道路添加标题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有一个底限的设定01添加标题———经济发展必须无害或较少有害人与自然的和谐,02添加标题有一个上限的设定———经济发展应当促进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03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条件(转变谁/谁来转变/转变的主体和转变的目标)添加标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市场条件添加标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际上是生产力发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