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墨家思想对中国国际战略定位的启示.pdf

发布:2015-09-16约1.46万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墨家思想对中国国际战略定位的启示 * 墨家思想对中国国际战略定位的启示 肖 晞 刘笑阳 摘 要墨家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显学”之一。本文通过概述墨家思想的基本轮廓,尝试找寻墨家思 想与当代中国外交的契合点,探求墨家思想对于当代中国国际战略定位的启示,完善和丰富当代中国国际战 略定位的思想来源。在新时期,中国需要根据国家实力的变化,以“兼爱”作为国际战略的价值理念,明确 基本的实施原则,确定适当的行为选择,通过赢造一个更加有力的国际环境,为中国的进一步崛起奠定基础。 关键词墨子 墨家思想 中国外交 国际战略 中图分类号:D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812(2011)02-0045-51 纷乱的时代通常催生出缤纷灿烂的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堪为作证。并列为“世 之显学”(《韩非子·显学》)的儒墨思想是那个时代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个学派。不同于 儒家的“克己复礼”(《论语·颜渊》篇)和繁琐礼乐,墨家以社会现实为出发点,宣扬以 “兼爱”、“非攻”为核心的民本主义仁政主张。虽然墨学一度被罢黜而成“绝学”,但仁 人志士却一再期待着其理想光辉的重现。叶自成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在思想文化蓬 勃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相当价值的流派众多的外交思想。这些外交思想无论是其讨论 还是关注问题的深度和广度,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1] 墨家思想正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本 文意在概述墨家思想的基本轮廓,尝试探寻出对当代中国国际战略有所裨益的原则及观点, 进一步推动墨家思想与中国外交的结合,丰富当代中国国际战略定位的思想来源。 一、墨家思想的基本轮廓 墨家思想创始者墨子姓墨名翟,是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人,更是一名杰出的思想家、政治 家、军事家、科学家和教育家。其思想记载于《墨子》一书中,世称“墨家思想”。韩非将 儒墨并称为“世之显学”;鲁迅称墨子“是中国的脊梁” [2] ;毛泽东则认为:“墨子是一个 劳动者,他是比孔子高明的圣人。”[3] 承载着后世如此崇高评价的墨子,堪称纷争时代所造 就的伟人。 墨子大约生活在公元前468 年至公元前388 年。纵观那个时代,封建领主经济不断转变 成为封建地主经济;诸侯之间的矛盾纵横交错,士族阶层开始蓬勃发展。同时,大量的下层 民众却过着饥寒交迫的贫苦生活,遭受着统治阶级的压迫与剥削。[4] 当时残酷的现实状况, 正是墨子庶民思想得以催生的历史背景。墨子出身贫寒,自诩为“贱人”(《墨子·公输》)。 他常同工匠农民交际,掌握了高明的手艺和精湛的技术。年少时曾“学儒者之业,通孔子之 术”(《淮南子·要略》),后来却逐渐厌恶繁琐的贵族礼乐,进而“非之”(《墨子·非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 2009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新时期我国东北边疆非传统安全威胁 研究”(09YJC810017)、参与的 2009 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中国东北亚战略与政策 研究” (09JZD0037 )阶段性成果。 45 万方数据 国际观察 2011年第2期 儒》),自创和形成了儒家的反对派——墨家学派。墨子所拥有的“不异不同”的包容精神, 使其理论相比繁文缛节的儒家思想多了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