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学校食堂食品原料采购制度.docx

发布:2025-03-16约2.46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4学校食堂食品原料采购制度

为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规范食品原料采购工作,保障师生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食品原料采购制度。

采购人员要求

1.学校应配备专业且责任心强的食品原料采购人员。采购人员需掌握一定的食品安全知识和采购技能,熟悉食品原料的质量标准和相关法规要求。

2.采购人员需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在采购过程中,应保持个人卫生,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

3.采购人员应严格遵守学校的采购制度和廉洁自律的相关规定,不得接受供应商的贿赂、回扣或其他不正当利益。

供应商选择与管理

1.学校建立食品原料供应商评价和选择机制。成立由学校后勤管理部门、食堂管理人员、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等组成的供应商评估小组,对潜在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和综合评估。

2.选择供应商时,应优先选择具有合法资质、信誉良好、生产或经营规模较大、能够提供优质食品原料的供应商。供应商需具备有效的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或食品经营许可证等相关证照。

3.要求供应商提供食品原料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如产品检验报告、检疫证明等。对于肉类、禽类等生鲜食品,供应商应提供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对于进口食品,应提供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检验检疫证明。

4.与供应商签订详细的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食品原料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标准、价格、交货时间、交货地点、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条款。

5.建立供应商档案,记录供应商的基本信息、资质证明、供货情况、质量反馈等内容。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考核和评价,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及时终止合作。

采购计划制定

1.食堂管理人员应根据学校师生的就餐人数、饮食习惯和季节变化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食品原料采购计划。采购计划应包括食品原料的品种、规格、数量、采购时间等内容。

2.采购计划需经学校后勤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执行。审核过程中,应重点关注采购计划的合理性、必要性和可行性,避免盲目采购和浪费。

3.根据实际情况,对采购计划进行动态调整。如遇特殊情况,如学生人数突然增加、重大活动等,应及时调整采购计划,确保食品原料的供应充足。

采购过程管理

1.采购人员应严格按照采购计划进行采购,不得擅自更改采购品种、规格和数量。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变更采购计划,需经学校后勤管理部门批准。

2.采购食品原料时,应认真查验食品原料的感官性状、包装标识等。食品原料应新鲜、无异味、无变质、无虫害,包装标识应清晰、完整,标明食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3.对于易腐食品,如肉类、禽类、水产类、奶类、蔬菜、水果等,应优先选择冷链配送的供应商,并要求供应商在运输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采购人员在验收时,应检查食品原料的温度是否符合要求。

4.采购食品原料时,应索取有效的购物凭证,如发票、收据等,并妥善保存。购物凭证应注明食品原料的名称、规格、数量、单价、金额、采购日期等信息。

5.严禁采购以下食品原料:

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

未按规定进行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

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要求的食品。

验收管理

1.食品原料到货后,学校应组织专人进行验收。验收人员应具备一定的食品安全知识和验收技能,熟悉食品原料的质量标准和验收方法。

2.验收人员应根据采购合同和质量标准,对食品原料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包装等进行逐一检查。检查内容包括:

食品原料的感官性状是否符合要求;

包装标识是否清晰、完整,是否标明食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是否齐全、有效;

食品原料的数量是否与采购合同一致。

3.对于需要检验的食品原料,如肉类、禽类、水产类等,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抽样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使用。

4.验收过程中,如发现食品原料存在质量问题或不符合采购合同要求,验收人员应及时与供应商联系,要求供应商进行更换或退货处理。同时,做好记录,以备后续查询和追溯。

5.验收合格的食品原料,应及时办理入库手续。入库时,应按照食品原料的类别、品种、规格等进行分类存放,并做好标识。

索证索票与台账记录

1.学校应建立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制度。采购人员在采购食品原料时,应向供应商索取有效的营业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