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建筑物的变形测量.ppt

发布:2023-09-07约5.24千字共4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观测值的统计规律及其成因分析 根据实测变形值整编的各种表格和图形,显示了变形的趋势、规律和幅度。如可变形过程线图上看出建筑物年周期变形规律、变形趋势,由近似正弦曲线可看出建筑物的变形是一个弹性变形。 对建筑物经过长期的观测初步掌握其变形规律后,可以绘制观测点的变形范围图。 * 第三十页,共四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 引起大坝变形原因分析: 1、静水压力 静水压力引起的变形,有四种可能的情况: ①在静水压力作用下,由于坝体不同高度处不同的水平推力的作用,使坝体产生挠曲变形b。 ②由于水库水压及坝底扬压力的作用,使坝体产生向下游转动而引起的变形r。 重力坝在下游水深作用下产生浮托力,在上下游水位差作用下,产生渗透水压力,渗透水压力及浮托力之和称为扬压力。 * 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 * 第一页,共四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 工程建筑物的裂缝观测的内容主要包括裂缝编号、裂缝的位置、走向、长度、宽度等,对于重要的裂缝要埋设观测标志,见下图。在观测裂缝时一般应同时观测建筑材料的温度、气温、水温、水位等因素。 §10-6 裂缝与位移观测 小裂缝观测: 可用裂缝观测仪观测 大裂缝的观测: ??? ??? 裂缝表面的宽度,可用钢尺在缝口测量。对表面裂缝宽度的变化,宜采用在缝两边设简易测点,测量测点的距离来确定。裂缝宽度应精确到0.2mm。 一、裂缝观测 * 第二页,共四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 裂缝宽度观测 裂缝长度观测 * 第三页,共四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 二、 水平位移观测 水平位移观测的平面位置是依据水平位移监测网,或称平面控制网。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已有设备和具体条件,可采用三角网、导线网、边角网、三边网和视准线等形式。在采用视准线时,为能发现端点是否产生位移,还应在两端分别建立检核点。 为了方便,水平位移监测网通常都采用独立坐标系统。例如大坝、桥梁等往往以它的轴线方向作为x轴,而y坐标的变化,即是它的侧向位移。为使各控制点的精度一致,都采用一次布网。 监测网的精度,应能满足变形点观测精度的要求。在设计监测网时,要根据变形点的观测精度,预估对监测网的精度要求,并选择适宜的观测等级和方法。水平位移监测网的等级和主要技术要求见表15—3。 * 第四页,共四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 水平位移监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按国家四等三角要求施测 ≤1/40000 2.5 <400 12.0 四等 按国家四等三角要求施测 ≤1/40000 2.5 <200 按国家三等三角要求施测 ≤1/70000 1.8 <350 6.0 三等 按国家三等三角要求施测 ≤1/70000 1.8 <150 按国家二等三角要求施测 ≤1/120000 1.0 <300 3.0 二等 按国家二等三角要求施测 ≤1/120000 1.0 <150 按国家一等三角要求施测 ≤1/250000 0.7 <300 1.5 一等 作业要求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测角中误差(″) 平均边长(m) 相邻基准点的点位中误差(mm) 等级 * 第五页,共四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 基准线法 视准线、引张线、激光准直 ——多用在直线型建(构)筑物(如大坝、 大桥)平面位移观测。 前方交会法(直线、曲线均可) 导线法 水平位移观测常用方法: * 第六页,共四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 1、基准线法 1)经纬仪视准线法、激光视准线法 。 视准轴 标尺 读取尺上读数 大 坝 定期观测各点,将每次的读数与上一次比较即可得位移量。 * 第七页,共四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 2)引张线法测水平位移 以大坝为例 观测原理 如图所示,引张线法是在坝顶或廊道两端的基岩上浇筑固定端点,在两固定端点间拉紧一根不锈钢丝作为基准线,然后定期测量坝体上各位移标点对此基准线偏离值的变化情况从而计算水平位移量,若端点设于坝体上,则应与倒垂线相连接,借以测定端点的位移量,进一步推算位移标点的位移量。 * 第八页,共四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 观测设备 引张线设备主要由测线、端点装置和位移观测点组成。 (1)测线。一般采用0.8一1.2mm的不锈钢丝,为了防风及保护测线,通常用塑料管或铁管把测线套在管内。 (2)端点装置。端点装置由混凝土基座、夹线装置、滑轮和重锤等组成。夹线装置的作用是使测线始终处于同一位置,安置时使测线通过滑轮拉紧后,通过V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