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产淀粉酶的芽孢杆菌毕业论文设计.doc

发布:2017-08-09约1.57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产淀粉酶芽孢杆菌的筛选与鉴定 姓 名:_____魏华_________ 系 别:__生命科学学院____ 专 业:___生物技术10-1___ 学 号:____100914051_____ 指导教师:____刘秀花________ 2012年 10 月 31 日 产淀粉酶芽孢杆菌的筛选 1 实验意义 从环境中采集样品并从中分离纯化 2.1土样: 实验前三天在土壤5-8cm处埋馒头,实验前一天 2.2培养基的配方: 筛选培养基: 淀粉 10.0g,酵母膏2.50g,蛋白胨 5g,Na2HPO4 2.50g, MgSO4·7H2O 0.05g,NaCl 0.05g,琼脂 10.0g,水 500mL,pH7.0 - 7.4 2.3 器材:40个培养皿、酒精灯、接种环、14个试管、5个三角瓶(250ml)、 涂布棒、移液管、恒温水浴锅、恒温培养箱、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 2.4试剂 2.4.1 淀粉酶活力测定:碘液 2.4.2革兰氏染色:卢戈氏碘液、95%乙醇、香柏油、乙醇乙醚 3 实验步骤 3.1 培养基的制备及其仪器的灭菌 3.1.1量取500ml水,按培养基配方比例依次准确地称取淀粉(先将淀粉用水搅成糊状)、酵母膏、蛋白胨、NaCl放入烧杯中,加少量水熔解,再加入琼脂加热溶化,不行搅拌,最后补充水分,分装入试管内或三角烧瓶内,加塞包扎。 3.1.2试管中倒培养基约3ml,再和剩余培养基、平板、移液管用报纸包扎好,于121℃, 30分钟高压蒸汽灭菌。 3.1.3倒平板 将灭菌的培养基冷至50℃左右,在超净工作台上,试管棉塞端搁在玻棒上,搁置的斜面长度以不超过试管总长的一半为宜。三角瓶中的培养基倒平板,约10ml,静置待用。 4.1 产淀粉酶菌株的分离、纯化 41. 1采集土壤样本:用塑料袋在预处理处取样 4.1.2 稀释 称取土样5g,放入盛有45ml无菌水三角瓶中,使土样和水充分混合加玻璃珠,摇约10分钟,制成土壤悬浮液。然后将菌悬液置于80℃水浴锅中,20min。用一只无菌吸管吸取0.5ml土壤悬浮液加入盛有4.5ml含有无菌水的试管中充分混匀,此为10-1稀释液,依此稀释10-2、10-3、10-4、10-5几种稀释度的土壤溶液,分别编号为1、2、3、4、5。 4.2.1 初步筛选 4.2.1.1用稀释样品的同吸管分别依次从10-、10-、样品稀释液中,吸取mL于冷却凝固的平板上(每个梯度重复两次),用涂布棒涂抹均匀。记好编号。倒置于37℃温箱中培养小时培养小时后,取出平板,注入碘液,因淀粉遇碘变蓝色,如菌落周围有圈,说明该菌能。挑取斜面上,培养 4.3.3.2 染色:滴一滴卢戈碘液于菌体上,染色一分钟,在水龙头下慢慢冲洗染液。 4. 3.33镜检:先用低倍观察,再用油镜滴加香柏油观察染色结果。菌体周围为紫色,内部有小部分无色,为芽孢。最后用乙醚乙酯擦净镜头。 观察结果: 24h菌体较小,基本无芽孢。48h后观察菌体形态较大,可以看清有芽孢的1和3号。60h后染色观察,菌体变大了。1和3及4号可见芽孢。 4.4 高活力淀粉酶菌株的筛选: 每染过一次后,就在菌落的周围滴加碘液,用尺子量取淀粉水解圈直径 24h 10mm 无 12mm 5mm 无 无 48h 无 8mm 14mm 12mm 10mm 19mm 60h 无 无 17mm 11mm 13mm 22mm 数据分析:“无”可能由于接种环过热杀死了菌体;还有菌体较小基本无透明圈产生。有数据可知1号菌株生长较好,且透明圈最大。 5、菌种保藏 将初步鉴定好的菌种斜面培养基试管收起,在37℃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