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overview of marine bioresources utiliztion-新.ppt

发布:2018-12-01约5.57千字共5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海绵的体色、形状、大小因种类不同差别很大。活体海绵身体大都呈明亮的颜色,体色从黄褐色、桔黄色、到紫色等;海绵动物的形状千姿百态,有片状、块状、圆球状、扇状、管状、瓶状、壶状、树枝状等。 海绵动物遍布全世界,现今已知的种类有约1万种,我国海绵种类繁多,估计有5000种,占世界海绵总数的一半。海绵动物绝大多数栖息在海洋中,只有少数生活在淡水中(150种左右)。 分为钙质海绵、六放海绵和寻常海绵3个纲。 海绵动物与许多其他动物都具有共生或寄生关系,例如在其宽阔的中央腔中可以为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线虫等提供居住场所,海绵动物也可附着在软体动物、甲壳动物体外,为它们提供保护。 许多种海绵动物与海葵等腔肠动物有共生关系,即海绵为海葵提供保护,海葵携带海绵移动,并易于从海葵的食物碎屑中获得食物。 海绵与微生物在长期进化中形成了的共生关系更为特殊,缺少某些微生物会使海绵无法由受精卵发育成熟,而有些微生物也无法脱离海绵而独立生存。 灯笼鱼 因体上有能发出晶莹夺目光泽的小圆形发光器、形似灯笼而得名。本科鱼类通称灯笼鱼。有30余属230多种,从北极至南极所有大洋均有分布,通常生活在温暖海域的表层及次深层;中国约有15属60多种。 第三节 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的现状 一、海洋渔业暨食物资源的利用 二、海洋医药保健产品的开发 三、海洋生物材料的开发 (一)世界海洋渔业现状 海洋渔业: 是一个古老的传统产业, 是以生活在海洋中的经济动植物为生产对象, 通过海洋捕捞、海水增养殖、海产品加工和贮藏运销为主体而构成的生产体系。 一、海洋渔业暨食物资源的利用 世界渔业产量和利用量 世界渔业总产量:1.3亿吨 来自海洋:1.0亿吨 人均食用鱼供应量约16公斤/年 海产品已成为动物蛋白的最大源泉 世界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捕量:4亿吨 鱼类:1.0亿吨 头足类:1.0亿吨 灯笼鱼类:1.0亿吨 南极磷虾:1.0亿吨 甲壳类:230万吨 目前海洋渔获量的4倍 全球总人口对蛋白质总需求量的7倍。 被人们食用的鱼、虾、蟹、贝、藻等仅占海洋生物总物种数量的很小一部分 海洋每年繁殖的各种生物总量:400亿吨 目前仅利用了其中的2%左右 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为人类提供了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二)中国海洋渔业现状 历史悠久 海域辽阔 资源丰富 条件得天独厚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渔业获得迅速发展 中国渔业年产量位居世界首位 为位于世界第二位的秘鲁的5倍 中国为世界渔业生产大国 水产品生占世界总量的1/3 水产品总量:5300万吨 其中50%来自于海洋 水产品总产值:3323.4亿元 (400亿美元) 进出口贸易总量:443万吨 (出口量210万吨) 进出口贸易总额:79.7亿美元 (出口额54.9亿美元) 居农产品首位 具一定的国际竞争优势 (三)发展趋势 海产食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并且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和低胆固醇等特点,深受世界各国特别是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人们的喜爱。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水产品的保健药用价值逐步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密切关注,使得其市场和消费群体逐步扩大,需求量逐年增加。 近年来,许多国家尤其欧美及发达国家的居民,因先后暴发的疯牛病、口蹄疫以及近期的禽流感等疫情,大大减少牛羊肉、猪肉和鸡肉等畜禽肉的消费量,食用海产品便成了人们的一种必然选择。 “四化” 方便化 模拟化 保健化 美容化 “三高” 科技含量高 产品附加值高 废弃物利用率高 精深加工趋势 二、海洋医药保健产品的开发 海洋生物治病:上千年历史 乌贼骨止血 黄鱼胶治皲裂 海星治胃病 鲍鱼壳治高血压 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 海洋环境的特殊性 独特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 高压、高盐、极冷、极热、 低营养、少光照 结构奇特、新颖、高活性、高药效 新药模式结构和药物前体 正在进行临床研究的海洋药物种类 藻酸双酯钠 甘糖酯 河豚毒素 角鲨烯 多烯康 海力特 烟酸甘露醇酯 多康佳 卡迪康 洛伐他丁 降糖宁散 一敷灵 中国已上市产品 三、海洋生物材料的开发 海洋是生物材料的重要来源。 从海藻中提取的海藻胶、植物生长激素,从虾蟹贝类的壳中提取的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等都是极好的生物化工材料,在医药、化妆品、环保、饲料、农药、农用肥料等行业有着广泛的用途。 作爲生物功能材料的活性物質 甲殼質及其衍生物 海藻多糖:琼脂 生物材料是指生物體產生的、具有支持細胞和機體形態的一類功能性生物大分子。 甲壳质/壳聚糖应用技术 提取、精致技术 应用技术 生物资源保护技术 农业领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