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一章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应用--第1课时.doc

发布:2018-05-29约3.38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2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第1课时 遥感与全球定位系统 学案(人教版必修3) [学习目标] 1.了解遥感的概念、主要环节,掌握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自然灾害监测中的应用。2.说明全球定位系统的三大组成部分、工作特点,掌握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一、地理信息技术 1.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①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2.类型 3.应用领域 (1)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包括资源调查、②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国土资源管理、国土开发规划等。 (2)大众化应用:包括GPS汽车导航、空间信息网站、城市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等。 二、遥感(RS) 1.概念:人们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③远距离的感知。 2.主要环节 3.原理:由于地面物体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不同,其反射和辐射的④电磁波也各不相同。 4.在区域分析中的作用:为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从定性到定量、从静态到动态、从过程到模式的转化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三、全球定位系统(GPS) 1.概念:利用⑤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 2.组成 3.作用: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⑧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4.特点:具有全能性、全球性、⑨全天候、连续性和⑩实时性。 我的疑惑 1.  。 2.  。 3.  。探究点一 遥感及其应用 【探究材料】 2010年11月8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首次公布“嫦娥二号”卫星传回的“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月球虹湾区域局部影像图。 这张月球虹湾局部影像图成像时间为10月28日18时25分,卫星距月面约18.7千米,分辨率约为1.3米。影像图中心位置为西经31度3分,北纬43度4分,对应月面东西宽约8公里,南北长约15.9公里。影像图显示,该区域表面较平坦,由玄武岩质的月壤覆盖,分布有不同大小的环形坑和石块,其中最大的环形坑直径约2千米。影像图的传回,标志着“嫦娥二号”任务所确定的六个工程目标全部实现,四个科学目标也正在陆续实现,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二号”工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1.获取月球虹湾区域局部影像图的技术是什么?这种技术由哪几部分组成? 2.遥感技术有哪些主要环节?用联系框图加以说明。 3.遥感技术在区域地理研究中有哪些作用? 4.如何判读遥感图像? 【探究归纳】 1.获取月球虹湾区域局部影像的技术是遥感(RS)。 遥感技术主要由遥感平台、传感器和遥感信息的接收与处理三部分组成。遥感平台是装载传感器的设备,如卫星、飞机等,其作用是稳定的运载传感器。传感器是接收、记录目标物反射或辐射电磁波的仪器,如照相机、扫描仪等。 2.遥感技术的主要环节,可用以下框图进行说明: 3.(1)遥感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 (2)遥感信息作为重要的信息源,为区域地理研究从定性到定量、从静态到动态、从过程到模式的转化发展提供了条件。 4.判读遥感的方法技巧 利用遥感图像上的色调、色彩、大小、形状、阴影、纹理、图型等标志可直观识别遥感图像上的目标地物。例如,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沟谷纵横,地形切割十分破碎,在卫星图像上表现为大面积浅灰色调、树枝状图案,据此可直接判定黄土地貌的分布。一般常见地物的影像特征如下表所示: 常见地物 影像特征 河流 界线明显、自然弯曲、宽窄不一;水浊则色调浅,水清则色调深 湖泊 湖岸呈自然弯曲的闭合曲线,轮廓明显;色调均匀 居民点 排列规则整齐;色调为浅灰 道路 呈线状延伸 农业用地 被道路分隔成一块块长方形;呈红色或深红色 【考例探究1】 国庆60周年纪念活动于200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为此我国利用多颗气象卫星对北京的天气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据此回答(1)~(2)题。 (1)国庆期间,气象卫星发回的卫星云图主要运用了(  ) A.全球定位系统 B.卫星遥感技术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虚拟技术 (2)对寒潮、台风、暴雨、洪涝等进行监测,是提高气象预报准确度、减少气象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西北太平洋上形成的台风的监测,分析多幅卫星的云层图片,可以获得(  ) ①台风中心位置 ②台风的强度和速度 ③台风所造成的降水范围 ④台风的移动方向 ⑤台风的登陆地区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